1938年9月4日向富金山進攻的日軍 煙霧掩護襲擊富金山的日軍 富金山頂煙霧掩護的三谷突襲部隊 日軍占領富金山 1938年,日軍侵華戰火燒到豫南地區。日軍對信陽的侵略,從9月初攻占固始,戰火向商城、潢川、羅山、柳林迅速蔓延,到10月11日攻占信陽城,持續一個半月。其中發生在固始南部史河南岸的富金山戰役,被認為是日軍進攻豫南的開始,也是中國軍隊在信陽地區抵抗侵華日軍的最為激烈的一場戰斗。 1938年4月,日本決定在徐州會戰后實施武漢作戰。8月22日,日軍第2集團軍在合肥集結后,兵分兩路進攻大別山麓:北路第10師團自合肥向六安、河南向光山、信陽進擊;南路以第13師團沿安徽霍山至河南商城一線向武漢北面推進。8月末,日軍攻陷六安、霍山。9月2日,直逼大別山峽口的富金山。 富金山位于固始南部史河南岸,當葉(家集)商(城)公路要沖,東連六安、合肥,西通潢川、信陽,山勢險峻,第71軍宋希濂率部嚴陣以待,決心在此阻擊日軍,指揮部就設在千年古剎妙高寺。 9月2日上午10點,24架日機飛臨富金山,狂轟守軍陣地。9月2日夜,日軍第13師團強渡史河,進攻富金山。宋希濂指揮部隊頑強阻擊,戰斗十分激烈。第71軍第36師師長陳瑞河親率預備隊猛烈反擊,在敵人面前沒有后退半步。兩天的激戰,日軍未能打開富金山大峽口,一怒之下又調來兩個大隊,會同第10師團希望能從左翼突破富金山陣地。富金山炮聲隆隆,終夜不息。宋希濂對守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狠狠地打!” 中國守軍炮兵,雖居高臨下,卻無法給予日軍毀滅性打擊。日軍獲悉中國軍隊指揮部具體位置后,連續派出飛機對妙高寺進行轟炸,妙高寺原本規模宏大的禪院因此幾乎全部被夷為平地,僅剩下山門一座。 與此同時,9月4日起,日軍飛機連續4天轟炸固始縣城,然后日軍又將大炮架在張街口民房屋脊上,對準東門(寅賓門)樓轟炸,東門樓基本上被炸毀,固始城失陷。 日軍第2集團軍為奪取富金山,9月7日令正向固始縣城推進的第10師團瀨谷支隊(此前的臺兒莊會戰中被中國軍隊痛擊)增援第13師團作戰。日軍第2集團軍還調第16師團支援第13師團。 當日,日軍第10師團攻占固始縣城,以一個聯隊的兵力南下攻擊富金山以西的武廟集,嚴重威脅富金山陣地側后,被中國軍隊察覺。宋希濂立即將軍預備隊88師523團緊急調到日軍南下必經之路的坳口塘設伏,予來犯之敵重創,殲滅日軍400余人,迫其退回固始。 在富金山正面,日軍后續部隊第16師團已進至六安以西,第13師團解除了后顧之憂全力猛攻,到9日,第36師連還能開槍的輕傷員算上,僅剩千人。宋希濂親自到陣地上,告訴陳瑞河:“36師要永遠站著,絕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們才能死而無憾。”敵第13師團在葉家集以西的陣地上盡管全力攻擊,可在守軍的頑強抵抗下,也傷亡過半。 9日至10日,不分晝夜猛攻不止,36師浴血苦戰,將日軍的進攻盡數粉碎。日軍第13師團從11日凌晨起,傾全力猛攻。戰至9時許,從富金山與石門口的戰線結合部突入,36師在師長陳瑞河的指揮下,抱必死之心進行逆襲,官兵奮勇拼殺,前赴后繼,與日軍白刃搏殺,戰況殊為慘烈。36師迭經多日血戰,雖得到88師一個團的增援,但在此死傷甚重的時候不過是杯水車薪,難以擊退人數火力均占優勢日軍的如潮擁進。 11日,富金山全線遭敵猛烈炮火轟擊,守軍傷亡極大。主陣地相繼丟失,各部仍在頑強抵抗,雖欲奪回陣地,但已力不從心。至下午16時,36師除富金山主峰制高點外,其余陣地全告失守。就在這樣的緊急時刻,陳瑞河還是組織全師殘部實施了最后一次強力反擊。這次反擊,雖給予日軍極大殺傷,但36師所余兵員已不足千人,難以再戰,宋希濂以61師從富金山右翼發起反擊,搶占800高地至妙高寺一線,以掩護36師后撤。 日軍施放毒氣,掩護步兵向富金山突擊。守軍陣地成為一片焦土,日軍撲向西南,包抄第71軍后路,守軍得到命令,放棄富金山陣地。后日軍繼續向西進犯,陳淋子、祖師廟、武廟集、樟柏嶺(即今郭陸灘樟柏嶺村)、段集、方集橫遭劫難,200多名百姓喪生,2000多間房屋被焚毀,數以百計的婦女被蹂躪。日寇過后,慘狀目不忍睹。 整整10天,第71軍阻強敵于富金山下,日軍的進攻部隊損失過半,死傷近萬。中國守軍也傷亡不小,僅第36師就由參戰前的1萬多人,銳減到八九百人。整個部隊被打殘了,但第71軍最終阻遏了日軍侵略的瘋狂勢頭。 日軍擔任第一線進攻的荻州立兵13師團連續5次補充兵員,總傷亡過半,隨軍戰地記者發回東京的消息驚呼:“此役由于受到敵主力部隊宋希濂軍的頑強抵抗,傷亡甚大,戰況毫無進展”,“我軍遇到強手,束手無策”。日軍3個師團戰死4000余人,尸體皆“運葉家集焚化,臭聞十余里。” 此戰中國軍隊以極其堅韌頑強的防御遲滯日軍第2軍的攻擊,斃傷日軍第13師團逾萬人(其中第26旅團長沼田德重少將重傷,其所屬四個聯隊長亡二傷二,13師團平均每個步兵中隊只剩下40人),為國軍贏得了調整部署的寶貴時間,徹底粉碎了日軍越過大別山迂回武漢的戰役企圖。 日軍在戰爭中使用毒劑彈 研究信陽地區抗戰歷史的潢川人楊峰告訴記者,日軍第13師在連續1周攻擊富金山受挫后,于8月11~12日,向富金山守軍陣地大量發射毒劑彈,施放毒劑筒,支援其步兵攻占了這一要點。此后,日軍由商城通過大別山的層層阻擊中均頻繁借助毒劑輔助進攻。日軍第10師在進攻潢川、羅山、信陽過程中用毒20余次。9月16~19日日軍攻擊潢川時,使用毒劑彈、筒上千枚,毒云覆蓋潢川。 “在信陽的戰斗中,中國部隊最后都是主動的撤退,可以說是無奈的結果:因為其防衛的大武漢在10月25日已經被占領!但我們這兒的戰斗,為武漢會戰備戰和全國軍民、工廠、學校、物資內遷爭取了寶貴時間,大大的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圖‘速戰速決’占領中國的夢想,亦極大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日斗志和必勝信心。”楊峰說。 2010年7月,在七七事變73周年之際,當地群眾自籌資金,修建了一座富金山抗日英烈紀念碑,以此來紀念在富金山阻擊戰中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們。 紀念碑碑座高71厘米,代表為抗戰犧牲的71軍將士;主碑高3.88米,寓意戰爭發生時間1938年8月,碑文銘記了烈士的英勇事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