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諾予醫案:駱某,男,50歲,1971年8月某日初診。時屆盛暑仍著棉衣棉褲,據云極畏風寒,自汗時時,越出汗越畏風,脫去棉衣即感風吹透骨,遍身冷汗,因而雖盛暑亦不敢脫去棉衣,深以為苦。其人乎素納食少,乏力倦怠。我診為正氣虛弱,營衛失調。予桂枝湯5劑。五天后來診,已不畏風,能騎自行車來,且已脫去棉衣改穿夾衣,汗也減少,矚再服3劑,痊愈。 任繼學醫案:吳某,女,63歲。1987年11月21日因晨起外出跑步鍛煉,汗出去衣,至晚覺頭痛頭暈,鼻塞流涕,咳嗽喉癢,身酸楚,肢節不舒,動則身汗放出而不達,顏面不紅,口唇紅潤,舌談紅,咽不赤,苔薄白而潤,尺膚微熱,脈沉緩無力。病發于小雪前兩日,為運氣正值終之氣運,為順化之季,候反溫,其病溫,治宜咸補,以甘瀉之,以酸收之。 桂枝15克,芍藥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3枚。服藥后吸熱粥以助藥力,1劑而痊。 按語:本證乃風溫初起之候.由正虛外感風熱所致。《溫病條辯》曰:“太明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蓋溫病初起,雖有風寒之狀,亦不可“汗而發之”,但宜解肌法邪,調和陰陽。正如吳瑭所說;“蓋溫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揚本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濁,芍藥收陰斂汗,甘草敗毒和中,姜棗調和營衛。溫病初起,原可用之。”據任氏經驗,桂枝湯不但善治虛人外感風寒之病,而且善治虛人外感風熱之羔,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冬春兩季感冒(風寒或風熱侵襲),每獲佳效。 |
|
來自: 醫本萬利 > 《 經方醫案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