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首次公布全球百強IT廠商】中國12家入圍,無一進前十
2017-06-24
新智元
新智元
AI_era 智能 中國主平臺,致力于推動中國從互聯網 邁向智能 新紀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發展,關注人機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革命對人類社會與文明進化的影響,領航中國新智能時代。 新智元報道 來源:Gartner
【新智元導讀】 在Gartner全球百強廠商榜單中,蘋果居于首位,IT收入逾2,180億美元,約超出第二名三星集團790億美元。在中國大陸廠商中,有十二家入圍百強榜單,其中聯想以全球第十一名的排名居于大陸廠商首位,緊隨其后的是華為、騰訊、阿里巴巴和中國移動。 Gartner近日以IT(不含通訊服務)收入和零件收入為標準對全球IT廠商進行排名,公布了2016年全球百強IT廠商。
在Gartner全球百強廠商榜單中,蘋果居于首位,IT收入逾2,180億美元,約超出第二名三星集團790億美元(見表一)。在中國大陸廠商中,有十二家入圍百強榜單。其中聯想以全球第十一名的排名居于大陸廠商首位,緊隨其后的是華為、騰訊、阿里巴巴和中國移動,分列全球第十七名、三十名、三十一名和三十四名(見表二)。 隨著IT采購的驅動力從力量連結(Nexus of Forces)(通過社交[social]、移動化[mobility]、云端[cloud]和信息[information]的匯聚融合來推動新業務場景的出現)轉向數字化業務,技術主管可以通過百強榜單來衡量企業在這一轉變中的競爭力表現。
Gartner副總裁兼杰出分析師John-David Lovelock表示:“IT采購人員的需求正在轉變。首席執行官關注的是企業發展,他們更關注從IT支出中所獲得的回報。力量連結長期以來一直是企業關注的重點,然而數字化業務的沖擊正引發一些新興采購項目的崛起。”
全球前三大廠商(蘋果、三星集團與谷歌)的規模之大,主要得益于力量連結。在力量連結之初,微軟曾是一家極具影響力的大公司。它在網絡和電子商務時期成長為市場龍頭,并持續維持領先地位。IBM在IT市場最早期就壯大了規模并占領市場主導。那時,服務器、存儲與咨詢服務占據主導地位。由于云端技術將支持未來所有的數字化業務計劃,所以盡管早期的這些裝置與服務,包括移動電話與個人電腦仍被需要,但它們會變得更加商品化,對新項目及支出的驅動力更小。
隨著企業不斷對商品及服務進行數字化,數字巨頭(如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可能會涉足、甚至稱霸數字化體驗市場。Gartner預計,截至2021年,個人參與的所有活動中將有20%會涉及到這七大數字巨頭中的至少一家。
John-David Lovelock指出:“對于任何向消費者提供數字化內容及服務的業務,數字巨頭都將擔當看門人的角色。未來,任何一家想要吸引消費者參與的公司都必須考慮與這些數字巨頭中的一家或多家進行合作。”
這些數字巨頭主要關注消費者、民眾與員工。由于它們尚未將重點放在B2B領域,所以其他公司有機會在此方面獲得領先。
John-David Lovelock進一步表示:“在向大型企業售賣技術解決方案的B2B世界中,一些數字巨頭已經有所作為。例如,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的云端正顯著破壞企業的硬件和軟件業務;蘋果的iOS設備在企業行動化方面占據主導地位;谷歌在瀏覽器,云端辦公室等方面的業務正在不斷增長。
Gartner客戶可查閱報告“市場洞察:Gartner2016年全球百強IT廠商(Market Insight: Gartner Global Top 100 IT Vendors in 2016)”,以了解更多信息。該報告以IT(不含通訊服務)收入和零件收入為標準對全球IT廠商進行排名,可以幫助技術主管進行業務規劃、投資優先選擇和競爭對比。這份報告基于Gartner廠商收入概況(Gartner Vendor Revenue Profiles),表現了Gartner對其細分市場中廠商收入的分析。廠商收入概況中的“廠商”,是指將成品銷往渠道或直接送往終端用戶的交易實體。交易實體可以是子公司、合資企業或部門,只要它擁有獨立于母公司或公司本部的營銷、銷售和客戶支持結構。
若需Gartner全球百強廠商中的所有數據,可訪問Gartner廠商收入概況門戶網站(Gartner‘s Vendor Revenue Profile portal)。該交互式工具可以對Gartner細分市場中的廠商收入進行動態對比,從而進一步了解各個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以及廠商產品組合的收入來源。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閱讀
微信掃一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