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例子: 莊子和惠施在濠水岸邊散步。莊子隨口說道:“河里那些魚兒游動得從容自在,它們真是快樂啊!”一旁惠施問道:“你不是魚,怎么會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回答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魚的快樂?”惠施又問道:“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魚,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魚的快樂的!”---《莊子.秋水篇》 ☆有趣的對話,反映出最直接的心理投射。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以為的是客觀存在的,其實那只是你的投射。 簡短理論: 心理投射指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愿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征,不自覺地反應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種心理作用,也就是個人的人格結構對感知、組織以及解釋環境的方式發生影響的過程。 “心理投射”所引起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幾種: 怨恨 當事人的行為受挫后,不是檢查自己的主觀原因,而是對指示人或行為對象發怒氣。 猜疑 以己之見去度他人之腹,特別是在自己心緒不好,或與家人發生矛盾,猜疑的表現就更嚴重了。 損害 當事人受到極度的刺激而又無法控制時,往往以破壞物品、踢打小動物,甚至打罵他人來發泄自己的內心不平,此種“心理投射”危害較大。脾氣急躁或自控能力差的家庭成員容易有這種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