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原理 制冷是指采用人工的方法從低于環境溫度的物體中吸取熱量并將其轉移給環境介質的過程。熱量的傳遞方式可分為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氣調庫外部熱量的傳遞主要是通過傳導進行的,因此,氣調庫必須有保溫性能良好的隔熱層,用以阻止庫外熱量的傳入。降低庫溫則是利用汽化溫度很低的制冷劑在低壓下蒸發成氣體的吸熱過程來完成的。所謂制冷劑,是指在制冷循環中能因膨脹蒸發吸收熱量而產生制冷效應的物質,在壓縮機開始工作時,把蒸發管中的低壓氣體制冷劑抽回壓縮機中,將低壓氣體壓縮成高壓氣體,然后經過冷卻降溫變成高壓液體,這種液體經過蒸發之后,再迅速變成低壓氣體,同時吸收熱量,如此不斷循環,通過制冷機械在反復變換制冷劑氣液狀態中降低氣調庫和被貯物的溫度。 二 制冷設備
1、制冷壓縮冷凝機組 氣調庫的制冷機組目前一般多選用國產設備,較大的氣調庫可配若干臺機組,在果蔬入庫前開機降溫,入庫后待庫溫達到穩定低溫狀態后,即可改用小型機組來保溫,以利節能。 2 、蒸發器
蒸發器又稱熱交換器或冷風機,是氣調庫制冷系統中用來輸出冷量的設備。該設備可選用非定型設備,目的是為滿足果蔬貯藏時期的特殊要求,可隨時調整庫內的氣流,以提高鮮果的貯藏效果。 3、其他設備 在制冷系統中,除壓縮機和冷風機之外,還須要一套其它設備,主要由氣液分離器、油氣分離器、送風道、排液桶等設備組成。 三 制冷系統 制冷系統是指將實現制冷循環的壓縮、冷凝、膨脹、蒸發四個過程的設備通過管道和配件連成一體的一個降溫系統。氣調庫可選用氟制冷系統,以便于實現全自動控制:也可選用氨制冷系統,制冷機集中配備,使一個制冷系統連接若干臺蒸發器,即多個庫房配一套制冷系統,降低了成本。氣調庫目前多選用氟機制冷。 為使氣調庫能夠迅速降溫并使庫內溫度保持相對穩定,氣調庫的圍護結構必須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和熱惰性。為使墻體保持良好的整體性和克服溫變效應,在施工時應采用特殊的新工藝,使墻體與地坪和天花板之間聯成一體,以避免“冷橋”的產生。 四 溫濕度監控系統 溫濕度的測量與控制是保證氣調庫貯藏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對氣調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各貯藏用戶對溫濕度的測量都特別關心,目前所用的測量方式主要有溫度計、濕度計、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溫度計、濕度計作為一種原始的測量方式,其靈活性很差,但價格較低,利用溫濕度傳感器測量溫濕度是一種先進的測量方式,它不僅具有溫度計、濕度計所有的功能,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貯藏數據、分析數據。對于氣調庫來講,一般采用的測量方式都為后一種。 溫濕度測量一般是利用環境溫度、濕度的變化引起材料電特性變化的原理,采用濕敏電阻作為濕敏傳感器,而溫度是根據電阻的阻值、熱電偶的電勢隨溫度的不同發生不同的變化,采用先進的電路模塊集成技術,使其轉換成標準信號輸出。并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采用不同的顯示方式,如采用巡檢儀顯示、計算機顯示等,它們不僅可以現場采集多路信號,并且還能根據需要進行顯示、打印、上傳、歷史數據記錄等。 對于氣調庫來講,每一庫間內都應安裝兩套以上溫濕度傳感器,使其在不同的位置,以便能夠更精確地測量與控制庫內的溫濕度。其監控原理一般為將溫濕度傳感器的信號傳輸到顯示部分,并使測量數據與設定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來實現不同的動作要求,如溫度傳感器傳入的數據小于設定的數值,則表示庫內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此時控制部分發出一信號,使壓縮機停止工作。一段時間過后,庫內溫度升高,達到設定值的最高溫度,控制部分又發出一信號,使壓縮機開始工作。 氣調庫溫濕度自動化的實現,可以更精確地調節庫內的溫濕度環境,使其達到所貯藏品種的最佳環境。溫濕度的測量精度與溫濕度傳感器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是隨著測量精度的提高,庫內的貯藏環境也會得到不同的提高,但價格也會以幾何級數增長,所以對于貯藏業主來講不要一味地追求高精度的測量儀,只要滿足使用要求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