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一群天文學家會聚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格雷普韋恩市,參加美國天文學會舉辦的第229界會議。會議上,天文學家公布了一項關于“快速射線暴”的最新進展,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他們精確地定位了一個快速射線暴的寄主星系是來自距離地球超過30億光年外的矮星系。這一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文獻 1】和《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文獻 2,3】。 這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嗎?至少對于天文學家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2007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分析了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脈沖星巡天數據時,發現了2001年7月24日的一個奇怪信號,它持續了只有短短幾毫秒(準確的說是在1到5毫秒),但其強度卻相當高。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信號立即引起了各種猜測,許多人認為這或許是來自外行星人的信號。 后來,這種神秘的、短促而明亮的射電脈沖就被稱作“快速射電暴”(不要把它和伽瑪射線暴混淆哦)。自發現以來,快速射電暴一直困惑著天文學家。 幾年以來,天文學家總共只發現了18個快速射電暴事件。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來自宇宙中的災難性事件,比如超新星爆發或者超大質量黑洞的物質噴流。其他人則認為它們可能來自被星際塵埃包圍的脈沖星或者在銀河系中的強磁場事件。 現在,我們定位了一個快速射線暴的起源,它源于距離地球超過30億光年的矮星系。首先,這證明了快速射線暴的確來自遙遠的宇宙,這就意味著它們必須是來自一個劇烈的事件,才能夠允許信號在這么遙遠的距離和久遠的時間傳播到地球。 這個快速射電暴事件被稱為FRB 121102,由在30億年前的一個矮星系中發生的一個未知事件產生的。這么一個簡單的事實其實是理解這些事件的一個巨大進步。
FRB 121102 首次在2012年由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發現。天文學家發現FRB 121102跟其它的快速射電暴都不一樣,它反復出現了多次!所以,為了再次探測到它,天文學家必須利用甚大天線陣(簡稱VLA,由27臺25米口徑的天線組成的射電望遠鏡陣列,有著無與倫比的分辨率)來追蹤它。 通過VLA,天文學家在為期6個月、共83個小時的觀測時間內,接收到了來自FRB 121102 的 9 次射電爆發。 這些數據使天文學家能夠精確的縮小位置范圍。
下一步是找出 FRB 121102 是在什么環境下輻射出來的。現在,我們就需要利用位于夏威夷的北雙子座望遠鏡進行可見光觀測,他們在快速射電暴出現的方位發現了一個暗淡的矮星系。可見光觀測測量了這個矮星系距離地球超過30億光年遠。而且這個矮星系的質量不到銀河系的1%. 這個發現使天文學家感到意外,因為通常我們期待快速射電暴是來自那些包含了大量的恒星和中子星的巨大星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