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2天-職場班 問 題: 在讀“以終為始”之前,我的做事思路和習慣總是從當下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讀了之后,才知道這樣做恰恰是低效的,因為一開始我沒有給自己設立目標,也就沒有限定要在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任務做到什么程度。 讀了之后,我才知道只有從最終的目標開始,倒退我們現在應該做什么,才會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有時候我們會感慨:我們走的太遠,以致于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有時候我認為不是因為我們缺少目標或者夢想,而是缺少為目標矢志不渝的精神。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以終為始以及怎樣才能做到以終為始呢? “強調個人使命宣言” 我想《七個習慣》中的前三個習慣都是在自我發展的領域做探索:“積極主動”談的是“你是創造者”;“以終為始”談的是“第一次創造(自我領導)”;“要事第一”談的是“第二次創造(自我管理)”。 “以終為始”強調個人使命宣言,或者請原諒一個不太好的比喻,但恐怕很形象,就是蓋棺定論:在我們的葬禮上,我們期望人們怎樣評價我們的人格,評價我們的哪些成就和貢獻? 評價我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哪些值得贊頌的影響和遺產?“以終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寫一個個人使命宣言(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同時用畫面和調動五官去描繪并感受我們最有價值的目標,包括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做的事情。而且還需要定期去審視或調整個人使命和目標。 這樣我們的生活之船會行駛在如我們所愿的航道上,并能幫助我們坦然地接納乃至享受當下的一切,包括出現的困難和挫折。一起加油! “需要想清楚自己的人生使命” 以終為始,首先要想清楚個人使命,使命即責任,使命是你想要達成的人生目的,想要探尋的人生意義和想要實現的個人價值。然后你要識別并建立自己清晰明確的生活中心。 這兩點確定了你的方向和核心原則。接下來根據兩個原則“積極主動”,并保持“要事第一”的去行動。以終為始的兩個原則: 1、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個人理解就是計劃和執行,對于計劃有兩句話:計劃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計劃的過程;計劃是滾動的,不斷修正的,但方向是想著使命前進的。 2、領導與管理。領導就是做正確的事,管理就是正確的做事。如果沒有做好自我領導個人使命不清晰,那就時常會陷入迷茫:我到底要什么? 讀到這一章,回首過往,自己還真是沒有好好想過這些,還好現在不晚,“以終為始”,相信自己的人生使命會越來越清晰! “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我也剛剛看到這一章,還不深入談不上理解 ,只能說先談談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 我對以終為始的理解是不忘初心(有別于目標管理),按書中的建議,寫一份個人使命宣言,無論做任何事,任何決定時,都基于這份宣言,找到或者說選擇自己真正需要或適合的那條路。就拿我而言,我的個人宣言中排在前面幾位的肯定會有一條是為自己、家人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庭生活與氛圍。之前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壓力很大,經常需要加班或出差,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健康與生活,但自己已習慣了這種節奏,認為我這樣工作是為了家庭。 后來自己的一次經歷,讓我突然醒悟過來,這種工作及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是不知不覺走到了這一步,隨后,我就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重新進行了規劃,經歷了一次轉行。很幸運,至少到目前,我的工作與生活是十分平衡的,如果沒有那次的反省,估計自己還會走在以前的工作節奏中,給自己、給家人帶來壓力。 每個人有自己使命宣言,面臨我之前的情況,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這種選擇沒有對錯,只是適合不適合。所以,只要以原則為中心,道德為基礎,在對自己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制定出的個人使命宣言,在我理解,就是自己的行事準則,有了這個準則,我們才不至于本末倒置,才會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值日生-楊小剛 今天和大家探討的是七個習慣中的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大部分同學都積極主動的參與了討論,并談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我們每個人都要“以終為始”,寫出自己的“使命宣言”,確定自己“生命的意義”,經常審視自己的人生信條:我到底要做什么? 什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的生活重心是什么?只有確定了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我們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踐,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養成“以終為始”的良好習慣,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