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AI八只爪 文/歐醬 說到章魚,大家腦海中是否冒出了這樣的畫面…… 圖片來源mommyson.files.wordpress.com 圖片來源見水印 圖片來源見水印 先擦一擦口水,果醬今天要講的,是這樣的章魚: 你瞅啥? 圖片來源:treehugger 俺們小時候也是萌萌噠 圖片來源:youngmarinescientist.blogspot 章魚屬于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八腕目(Cephalopoda),是一種無脊椎動物。 什么是無脊椎動物呢?顧名思義,無脊椎動物身體中軸沒有脊椎骨所組成的脊椎,它們的神經中樞不像脊椎動物那樣包在脊椎中,而是長在身體的腹面。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數占動物種類數的95%,對維持整個生物界的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人類屬于高等脊椎動物。由于跟無脊椎動物相比,脊椎動物有明顯的頭、神經系統發育復雜、并且具有完善的循環系統,因此科學家們通常認為脊椎動物比無脊椎動物更有“頭腦”。 那么,無脊椎的章魚到底擁有什么特殊之處,會讓科學家們驚奇地稱它們是“外星生物”呢?一方面,它們具有一些神奇的特征和習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們的基因很不尋常。下面果醬就帶大家從這兩方面來深入了解章魚。 一、奇特的生理構造 首先,它們的生理構造奇特。章魚擁有三顆心臟,兩顆負責給鰓供血(鰓心臟),一顆負責給全身供血(體心臟)。它們還具有鸚鵡般的喙和八條布滿了豐富神經和吸盤的手臂。 章魚的三顆心臟:兩顆鰓心臟(Branchial heart),一個體心臟(Systemic heart) 鸚鵡似的喙,敢與貝殼試比硬 圖片來源seafriends.org.nz 章魚的吸盤放大圖 圖片來源seaotter.com 它們全身都沒有骨架,唯一硬硬的地方就是那個喙,因此它們可以通過極度扭曲自己的身體來通過異常狹小的空間,成為逃脫高手。 章魚從一個腕足尖大小的縫隙鉆出船(27秒開始,高能預警) 二、卓越的智商 其次,章魚的“智商”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異類——相對于其他無脊椎動物,它們異常聰明。 章魚擁有兩個記憶系統,一個是大腦記憶系統(占所有神經細胞的40%),另一個記憶系統(占所有神經細胞的60%)則直接與吸盤相連。我們人類只有大腦記憶系統,如果我們的四肢想要完成比較復雜的動作,必須由大腦負責控制具體操作步驟。而章魚則不然,它的八個腕足內都有獨立的神經索,可以獨立完成很多復雜的任務。章魚缺少腦和腕足之間的長時間連接,因此它們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 比如,上面視頻中的章魚想要回到海里,那么它的大腦只需要對腕足下達一個抽象的“回家”的命令,具體怎樣完成都由腕足自己來判斷、決定,不需要大腦去控制每一個動作細節。雖然人類的脊髓也可以完成一些低級反射(比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但是章魚腕足的神經索的自主程度要比人類高得多。 所以人們都說我“足”智多謀、三心二“憶”——章魚哥 聰明的章魚還可獨自解決復雜的問題,比如像下圖這樣從瓶子里面旋開擰緊的蓋子并逃之夭夭! 工作人員擰緊瓶蓋(注意白色箭頭的位置)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 瓶中的章魚已經開始旋轉瓶蓋(注意白色箭頭的位置)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 hiahiahia想關住我,沒門兒!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當然,從擰緊蓋子的罐頭瓶里撈螃蟹(章魚喜歡的美味)吃啊,噴墨破壞水族館水箱燈的電路啊,誘捕獵物啊等等,對章魚哥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科學家們還為章魚量身定做了一些實驗,來看章魚是否具有記憶、學習能力。事實證明,章魚像人類一樣,也具有記憶和學習能力! 在下面這個視頻中,研究者們把一只螃蟹放在瓶里塞緊塞子,然后再把瓶子放在一個結構復雜的玻璃盒子中。接下來,他們從水里新撈上來一個萌萌的章魚新手,放到水箱里。面對結構復雜的玻璃盒,新手章魚只能干瞪眼。而他的隔壁住著一只章魚老死機,正在嫻熟的從同樣的玻璃盒子中獲取食物。新手章魚看到以后,立刻采取同樣的辦法,抓到了螃蟹。 此處應有視頻 此外,章魚還喜歡玩耍(重復性地把玩具向水中拋出,然后再抓回來),會使用工具(抓住椰子殼就跑,讓自己在捕食者靠近的時候有藏身之處),會走迷宮并記住走過的路(這點讓很多“路癡”人類表示服氣。。。)等等。 而模仿、學習、玩耍、使用工具等,都是像人類這種脊椎動物中的高等哺乳動物才具有的特性,章魚作為一個無脊椎動物,它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咋舌! 三、隱身+72變 章魚還有一個特技:duang~~隱身。它可以迅速改變顏色和質感使自己隱藏于周圍的環境中,仿佛穿上了一件隱身斗篷。它還“72變”(擬態),模仿成有劇毒的生物嚇唬天敵。 它們的這種能力跟皮膚上的色素和肌肉調控有著密切的關系。章魚的皮膚里有分三層,第一層是色素層(chromatophores),第二層是虹彩層(iridophores),第三層是白色層(leucophores)。 ![]() 最上面的色素層有很多色素囊,每一個色素囊周圍都有一圈肌肉,只要肌肉一起用力收縮,小的色素點就被拉成很大片的色塊。中間的虹彩層則是由細胞水平排列成很多薄層,在神經訊號刺激下,透過調整角度和厚度,反射、偏振出很像亮片的光澤。最底下的白色層最簡單,就是細胞里有超白的反光蛋白(reflectin),可以幾乎反射所有可見光。 ![]() 與水底融為一體的章魚 ![]() 看到章魚在哪的請舉手 ![]() 章魚到底在哪兒?!(ノ?^?)ノ彡┻━┻ 記錄章魚隱身過程的視頻 ![]() 章魚的擬態:左側為“變身”后的章魚,右測為它模仿的其他海底生物 四、特殊的基因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們的基因很特殊。什么是基因呢?基因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由DNA組成,決定了物種的特點,儲存在每個細胞的細胞核中。孩子長得像爸爸媽媽,就是因為爸爸媽媽的基因傳給了他們。在細胞中,基因轉錄成RNA,RNA翻譯成蛋白質,最后蛋白質直接參與到我們機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中,這個過程被稱為“中心法則”。 簡單來說,如果把人體比作成一臺電腦的話,一段DNA相當于生物遺傳信息的一段“源代碼”,RNA相當于對應的“復制代碼”,而蛋白質則是“源代碼”運行的結果。復制代碼在運行之后會被清除,下一次運行時再進行“復制”。由此可見,“源代碼”DNA發生的改變會遺傳給下一代,而“復制代碼”RNA發生的改變并不會遺傳給下一代,只是會對本體表達的蛋白質產生影響。 ![]() 中心法則:DNA轉錄(transcription)成RNA,然后RNA翻譯(translation)成蛋白質(protein) 章魚的基因十分獨特,在其他生物中很少能找到相似的基因,(要知道,就連人類和果蠅都共享著61%的致病基因),這使得它尤其像一個“外星生物”。 章魚具有的DNA數量跟人類幾乎一樣多,但是它有更多編碼蛋白質的基因——人類有25000個,章魚有33000個。這些基因大多數跟神經細胞的生長發育相關,科學家們猜測這與它們“智慧”的腕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此外,章魚還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特異功能”,那就是通過RNA編輯大規模修改自己的基因表達產物——蛋白質。也就是說,在DNA轉錄為RNA后,章魚可以對RNA進行修改,從而改變表達的蛋白,進而改變細胞功能。在人類中,只有3%的基因轉錄的RNA可以被修改,并且大多數發生在非蛋白質表達基因上,不會對蛋白質產生影響。 章魚的這種修改蛋白質的功能可以讓自己更加適應環境,比如,生活在北冰洋的章魚就通過RNA編輯來產生了更加抗寒的特性。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人類身上,可能就是“超人”了。 有趣的是,這些編輯位點更多的出現在神經細胞連接功能相關的蛋白質上,因此科學家們猜測,這也可能是章魚在無脊椎動物中智力超群的原因。 正是由于章魚卓群的“智商”、奇特的外表、特殊的習性——當然,最重要的是“詭異”的基因,科學家們才戲稱它為“外星來客”。很多科幻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以章魚為原型的,比如《加勒比海盜》中的戴維·瓊斯船長、《寄生獸》中的小右等。 ![]() 誰在叫我?——戴維·瓊斯船長 ![]() 小右 ┑( ̄Д  ̄)┍,都不能好好的吃章魚了!! 參考資料 http://www./octopuses-can-basically-tinker-with-their-own-genes-on-fly#page-4 https://www./science/archive/2017/04/octopuses-do-something-really-strange-to-their-genes/522024/ http://www./article/437816/ Albertin, Caroline B., et al. 'The octopus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cephalopod neural and morphological novelties.' Nature 524.7564 (2015): 220-224. Liscovitch-Brauer, Noa, et al. 'Trade-off between transcriptome plasticity and genome evolution in cephalopods.' Cell 169.2 (2017): 191-202. Garrett, Sandra, and Joshua JC Rosenthal. 'RNA editing underlies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n K+ channels from polar octopuses.' Science 335.6070 (2012): 848-851. 本文版權屬于果殼童學館 |
|
來自: peterchiu60 >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