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頭痛了2、3年,已接受過醫生的診斷及藥物治療,亦給拍了X光片,沒甚麼腫瘤,但頭老是痛,可怎么辦?我會否以后也這樣?」要解答這個復雜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頭痛的種類及其成因,不然什么也談不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現今頭痛已有400多種,多得令人「頭痛」。然而,現時每10個頭痛患者,有1成是可以以物理治療的方法作治療。那么,那一類的頭痛是適合接受物理治療呢?答案是頸椎性頭痛。要深入了解這種特別的頭痛,我們要從人體解剖學入手。 痛是一種經神經線傳遞給腦部的一種訊息,這是與生俱來的一個自我保護系統。換句說話,只要這些接收痛的神經線被刺激,你便會感到痛。從圖片中,我們可發現有兩條神經線從頸部后面廷伸至頭后及頂部。這兩條神經線讓我們頭皮有感覺、冷暖、接觸或痛楚等等。要保護這些脆弱的組織,我們有好些肌肉包圍它們。多年來,這些神經線和肌肉蠻合得來的。可是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我們由獸獵行為進化成日日對著電腦的生物,即由直立人變回猿人。我們的背部、肩膀及頸部便受我們日常的座姿支配著,駝背者彼彼皆是。那駝背與頭痛又有關嗎?有,兇手就是上文的肌肉…… 當我們駝背的時候,頭的重心已在身體的前面,倘若沒有頸部的肌肉支撐著,頭跟本就沒可能向前看。這些肌肉,當累得沒可再累的時候,便會痙攣,同時夾著頸后的神經線,頭痛就這樣產生。 事情有這么簡單嗎? 一半吧!誠然,除了那些肌肉之外,頸椎1、2、3節亦是頭痛的根源。讓我們再看看圖吧。那兩條神經線除了從肌肉里鉆出來之外,它們其實源于頸椎第1、2、3節間。只要這些關節有發炎或錯位,頭痛又跟著來。故只做按摩放松肌肉,并不可能切底解決問題。 然而,肌肉又和關節問題纏在一起,所以要完全解決頭痛問題,是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至少從頸椎第1、2、3節及頸部肌肉入手。 物理治療師一般會為頸椎性頭痛的患者們做詳細檢查及治療﹔筆者亦接觸過不少類似的過案。物理治療法有很多,包括電療、牽引、熱敷、超聲波是較常用的。除此之外,手法治療 (每個治療師也許會不同) 及針灸治療是筆者認為較有效的方法。不論作什么治療,自我保養才是治本的方向。多做頸部運動,保持良好姿勢,避免駝背才可使頸椎性頭痛「頭痛立即消」。以下兩圖的頸部運動可有助放松頸部肌肉,若有疑問或運動時感到痛楚,請向你的物理治療師查詢。
家居運動 以下兩圖的頸部運動可有助放松頸部肌肉,若運動時感到痛楚或有疑問,請向你的物理治療師查詢。 (1) 用手指輕觸下巴,固定手位,然后頸部向后壓,然后恢復原位;重復做10次,可改善頸椎向前傾的情況。 (2) 坐直、將一隻手放在大腿壓著,頭側向另一邊,用另一隻手輕輕協助,動作維持10秒;后再轉另一邊,重復做5次 文章來源:香港啟康物理治療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