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的點滴體會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和幫助學生認知的工具,參與到教學過程來,使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更能把握全局和細節、更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習更為高效。具體價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學習 思維導圖能夠在理清思路,組織信息,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思維導圖是將主題置于最中心,用線條和圖畫進行分支的繪制,在這個過程中,將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從紛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僅把握了知識結構的全局,整理了知識的框架,還通過不斷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細節。 學生在預習功課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在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同時,思維導圖清晰地展現了新舊知識間的關系,可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學生在做課堂筆記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大量的時間用于記筆記,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不容易記憶,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筆記不僅可以騰出時間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且由于采用圖和線的網狀結構,更利于記憶和復習,使課堂學習更高效。 學生在復習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高中階段的學習不能靠死記硬背,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靈活掌握,所以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非常重要,思維導圖的使用使這樣的復習變得簡單而有趣,通過對同一主題思維導圖的多次繪制,不僅可以加強記憶,更能激發創造思維。 除了這些,在進行自主學習時,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會使學習更有目的性、更為高效,學校很早就開始了語文自主閱讀,也頗有成效,據了解,學生一周有好幾個課時在專用的閱覽室里度過,面對滿室的書籍,進行恰當的挑選和閱讀對自主閱讀的成效會有很大的影響。學生或教師可以在進行自主閱讀前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勾畫一下閱讀的計劃和目的等,會使閱讀更高效。在閱讀后對所閱讀的內容再次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使思維更為活躍、靈活,許多好的創意可能就油然而生。 思維導圖作為人的思維的體現方式,參與了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使學習高效、充滿創造力。 (二)教師的教學 思維導圖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教師也很重要。 教學工作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教學工作對教師來說一直是最重要,如何把握課程的進度、搞清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等都是教學工作中要考慮的。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從總體上來把握課程的進度以及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教學內容,分析復雜知識的結構,使課堂學習效果加強。曾在課堂中做過簡單試驗,主題是計算機系統,先用1、2、3、4的方式來講清計算機系統,但學生能記住的只能是不完整無序的幾個計算機部件,后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計算機系統這一主題,不僅很好的加以歸類,而且有很好的組織結構,可以進行延伸,如,存儲器可以延伸到存儲容量、再可以延伸到數制的轉換。通過一張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好整個章節的內容。 進行教學研究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科研作為提升教學工作、與同行進行交流的很好的途徑和平臺,常常被忽視。有些教師可能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些心得,但不知道如何下筆,不懂得如何總結,其實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維,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分析科研對象的各個要素,使科研更全面和細致。 其他事務時,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除了教學和科研外,教師常在學校擔任不同的角色,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和任務中,如何做好這些事務,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計劃或組織這些活動,讓全局和細節都加以規劃,如前不久學校要制作一個宣傳片,有一篇文字稿,但不適于拍攝用,所以我就根據這篇稿子繪制了一張思維導圖,從這張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內容之間的關聯以及層次關系,立體完整地體現了學校的風貌。通過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產生很多有創意的想法,可以更好的制定好計劃和組織好活動。 (三)師生的交流 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大腦自然的思維方式,因此,它賦予人的思維以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這樣的特性使教師和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交流展示時會激發不同觀點的討論。例如,在信息安全這一節中可以安排這樣的交流學習活動,教師不需要進行教條式的教學,因為學生對信息安全這個主題本身很感興趣,在這個主題下,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分擔不同的子課題中的任務,每個小組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各自的成果,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和提出異議,在這樣的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 |
|
來自: xulangmang >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