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能夠有如今的規模絕非偶然,它是一群人努力的結果,而恰巧,馬云發現了這一缺口。功勞絕不僅屬于馬云的,但是先驅者卻絕對是他。 不要相信所謂的雞湯,特別是阿里創始人之一的馬云。 學生時期的馬云舊照 首先,我們先從馬云在大學期間說起。馬云于1988年畢業于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哪怕你只上到專科,你也能混得風生水起。作為經濟發展與改革開放對外貿易的迅猛期,外語這一門學科在88年的中國是非常的吃香。馬云當時作為外語系英語能力前五的學生,在之后更是當選為學生會主席、兩屆的學聯主席。 當從在校期間的榮譽來看,馬云畢業后肯定是不愁工作了。在畢業后,馬云選擇任教,別看是個老師,當時的老師那可是貨真價實的高福利、有面子的職業,在任教期間還被評選為杭州市十佳教師。后來,隨著找上門的翻譯越來越多,馬決定成立翻譯社,于是就有了后面創業的經歷。 馬云第一次創業的海博翻譯社 馬云的創業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滿載了一身榮譽去創業的,就好比現在的“海龜”、MBA碩士,是有硬資本的。所以,有碗雞湯是這么說的“馬云當年是一無所有創辦的阿里,勇敢一點,你就是第二個馬云”。確實,馬云在創辦阿里前成立的海博翻譯社失敗了,做過翻譯還滿身榮譽的英語教師,卻在自己最擅長的翻譯上失敗了。這并不是勇敢不勇敢,如果當年馬云再勇敢一些,那么如今可能就不會有阿里,為什么?因為一個勇敢的人在面對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失敗,再勇敢也只會創辦第二個翻譯社,可能是“河博翻譯社”也可能是“湖博翻譯社”。 在美國的馬云與他的貴人 馬云并不缺乏勇氣,而是缺乏一次機會。這不,在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摧債這件事上,馬云就抓住了機會。在當時,外貿公司及大使館均不合適做這個事,于是這事就落在了即懂英語,又是體制內的杭州十佳教師馬云就這么被選中了。 馬云在推銷自己的中國黃頁 在西雅圖的日子里,馬云接觸了第一次互聯網,并且在剛接觸就發布了第一條翻譯社廣告,兩個小時候他收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6封郵件,均表示他們第一次見到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那么,在此之前國外的互聯網上是不是沒有中國的信息?也就是說,中國的互聯網還處于起步階段,馬云立馬意識到機會來了。于是在回國不久即創立了全球首創B2B電子商務模式網站——中國黃頁。 早期阿里巴巴團隊 為了創辦中國黃頁,馬云辭去了教師職務,用手頭上的7000元換來了一年后的700萬營業額。這就是典型的創業失敗轉型找對路子的案例,無關勇氣。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呆了近兩年了馬云最終于99年成立了阿里巴巴。當時的阿里巴巴其實已經是國內互聯網頂級團隊,隨后蔡宗信的加盟、孫正義的投資,讓這個龐然大物徹底的崛起。 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呢? 除去創建阿里巴巴之初的曲折不論,其實阿里巴巴的成長是順利的,一個有知名度、有創業經歷、二次創業取得了成功、又有資源并且還負責過體質內的項目,這些都是投資人最喜歡的。厚積而薄發,說的就是馬云。 |
|
來自: 昵稱35688220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