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脂肪肝的發病率正逐年升高,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是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類肝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中醫在治療脂肪肝歷史悠久,具有副作用小、療效明顯且不易復發、費用較少的優勢。
一、何為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肝發病率正逐年升高,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是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類肝病。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多數脂肪肝患者伴有肥胖及長期嗜酒的情況。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癥合并脂肪肝,而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此外,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

二、脂肪肝有何危害?
脂肪肝輕者無明顯癥狀;重者病情兇猛,可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1、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

2、脂肪肝的“發展前景”
如果體檢報告顯示脂肪肝,這可能只是單純性的脂肪肝,但如果伴隨轉氨酶高等指標異常,這就可能是脂肪性肝炎,進一步加重會轉化為肝纖維化、肝硬化,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因此,如果發現脂肪肝并且轉氨酶異常等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外,脂肪肝還常伴隨發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代謝異常疾病,可導致心腦血管病并發癥和死亡。
三、西醫如何治療?
到目前為止,西藥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以中藥長期調理性的治療較好。西藥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肝泰樂,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部分藥物(如,降脂藥)長期服用容易引起副作用,例如加重肝臟損傷、肌毒、血脂反彈,等。
四、中醫藥怎么防治?
中醫并無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據癥狀表現可歸屬于“脅痛”、“痞滿”、“痰瘀”及“積證”等,多由于肝氣郁結、疏泄失常,脾失運化、水濕稽留導致氣水痰血互結,內郁肝膽而成。脂肪肝雖然具有特定的病位,但要注意結合病人的體質、病情,四診合參、辨證施治。以健脾祛濕、疏肝活血為主要治則。
(一)幾種常見證型及其治法:
1、脾虛濕阻證
臨床表現:形體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腹部脹滿,困倦乏力,納呆口黏,大便偏稀伴有來不盡感,小便濁,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方藥:健脾祛濕;可用陳夏六君湯加味

正常舌象 舌邊齒印苔白膩
2、肝郁氣滯證
臨床表現:胸脅脹悶,抑郁不舒,或周身竄痛,倦怠乏力,腹脹納呆,便秘,舌質暗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方藥:疏肝理氣;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3、肝郁脾虛證
臨床表現:兩脅脹痛,脘痞腹脹飯后加重,大便時干時稀,納呆或惡心嘔吐,月經不調,氣短乏力,舌淡或暗紅苔薄白,脈弦緩。
治法方藥:疏肝健脾;可用逍遙散加味。
4、痰瘀互結證:
臨床表現:肝病日久,形體肥胖,面色晦暗,納呆口渴,惡心厭油膩,咳吐痰涎,開展肝臟腫大伴有鈍痛或刺痛,舌體胖大邊有齒痕,或舌質暗有瘀斑,脈弦滑。
治法方藥:活血化瘀、祛痰散結;可用化積丸加味。
5、肝腎陰虛證
臨床表現:形體虛胖,面色油光,腰酸腿軟,身倦乏力,右脅隱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熱,或有盜汗,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夢遺滑精,女子經少經閉,舌紅苔少或無苔,脈弦細數。
治法方藥:滋補肝腎;可用一貫煎加味。
【注意】上述五種脂肪肝常見證型的臨床表現典型,針對每個患者的情況比較復雜,不易辨識,由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更為穩妥。

(二)具有消脂祛痰、活血化瘀作用的常用中藥
1、消食和胃降脂類:山楂、大麥芽、神曲、雞內金、萊菔子,等;
2、活血祛瘀降脂類:當歸、川芎、丹參、 赤芍藥、蒲黃、三七、姜黃,等;
3、理氣化痰降脂類:瓜蔞薤白湯(以瓜蔞皮、薤白、枳實為主)、二陳湯 (以法半夏、茯苓、陳皮、生姜為主),等;
4、疏肝利膽降脂類:柴胡、莪術、郁金、茵陳、決明子,等;
5、利尿滲濕降脂類:冬瓜、澤瀉、荷葉梗、玉米須、薏苡仁,等。
脂肪肝患者可結合自身的體質與病情,經專業中醫師推薦一些上述中藥進行食療,加強健脾祛濕、疏肝活血,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生活調攝讓藥物的療效“事半功倍”!
中醫治病講究“整體觀念”、“治未病,不治已病”。脂肪肝的病因很多,除了用中藥治療脂肪肝,更重要的是從改變生活方式入手,而運動和膳食是防治脂肪肝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既有研究表明,低熱量飲食、減輕體重可減少肝臟脂肪沉積,體重下降3%~5%以上就可減輕肝脂肪變,下降10%才能改善肝臟炎癥壞死程度。

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
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能恢復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總之,去除病因有利于脂肪肝的治愈。

2、調整膳食,并管住嘴:
(1)選對“吃”的時間:中醫的“十二經氣血流注順序”認為:上午7-9點是胃經活躍時間,吃東西容易消化;9-11點為脾經活躍時間,吃的東西更易被吸收、轉化成生命活動的能量物質;如果進食太晚,則易形成“痰濕體質”,成為脂肪肝的重要病因。為此,建議早餐要吃飽又吃好,晚餐要清淡又吃少;有些肥胖病人晚上少吃或不吃,晚餐以粗纖維食物(如蔬菜、瓜果類)為主。
(2)調整飲食結構: 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及內臟、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禁加餐。

(3)還要“邁開腿”:
運動能促進體內脂肪消耗,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散步、快步行走、仰臥起坐、游泳或健身器械鍛煉等都是很有益的,可視自身情況選擇感興趣的運動。

3、慎用藥物、舒暢心情:
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此外,舒暢心情,不暴怒,少氣惱,勞逸結合等對于脂肪肝的治療也是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