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特別是現在買房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很多90后已經成為有房一族。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買房這個話題比較的困惑,認為房貸壓力過大,不應為了房子而放棄幸福的生活。 小方一朋友就是這個情況,20幾歲,家是農村的,父母都是打工的,但是由于剛剛結婚,手里一共有14萬元,月收入4000左右,他老婆很想買房,但是他不同意,他認為買過房壓力過大,并且這個年紀沒必要非要買房。 真的沒必要買房嗎?我們先來看看哪些10年前買房的人現在過的怎么樣,再來討論這個話題。 小方之前認識一個人,10年前剛剛畢業沒多久,大概兩三年的樣子,一個機會看上了一套房子,當時這個朋友在上海,當時的首付就要30萬,家里面幾乎借遍了親戚,在加上自己攢的錢,勉強夠了首付艱難地買下了這套房子,背上了接近100萬的貸款要還30年。 從此周末再無吃喝享樂,在還房貸的同時還要還親戚的債務,就這樣經過三年奮斗還清外債。就這樣又過了幾年,生活逐步走向正規,事業也是蒸蒸日上,現在他的創業公司步入正軌,有了不錯的盈利,還買下了第二套房子了。他說:“最初買房的兩年過得很苦,熬過去就好了,雖然當初沒有物質上的快了,但是能讓自己安靜思考工作和未來,有一段平靜的自我增值期。 這個例子很好的闡述了,年輕人買房的弊端,就是自己沒有本錢,要依靠家里,并且前兩年非常的苦,可以說的入不敷出。 但是現在看來好處還是非常明顯的: 十年前130萬的房子,如今已經可以以1100萬成交,十年之間,漲價了970萬。 此外,還有物價的差距,十年前你的房貸是3000,薪資是4000,現在你的房貸還是3000,但是你的薪資最低也是1萬,甚至2萬了,供房毫無壓力。 如果你是現在買房的話,哪怕你的薪資是2萬,連湊齊首付都困難,因為現在首付就是上百萬。 現在我們再來看,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 結合現今的國情來說,筆者認為,如果你有能力湊齊首付了,不要猶豫,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你。并且房產本身就是一種投資理財方式,而不是一種負債。 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房子在中國有很深的意義,房子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僅僅只是一個住的地方。它承載人們對于生活穩定的夢想,租房可以提供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庇護所,而寫了自己名字的房子,才能給人提供一個真正的歸屬。 但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錢付首付的話,我的建議是先緩緩,有錢就買,沒錢就努力等有錢了再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