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被卷入戰爭。交戰雙方軸心國和同盟國主要作戰國家軍隊戰斗力排名又是如何呢? 第一:德國 德國在二戰中表現出的戰斗力之高毋庸置疑,一戰之后,德國全國武裝力量總數只有十萬,但是這十萬人全部按照軍校標準進行培養。從軍事工業上來看,德國軍火產量在1939年超過英法之和,而且士兵繼承了普魯士以來的組織紀律性。優良的裝備再加上極高的軍事素養,二戰前期,納粹軍隊勢不可擋,前期在西線憑借閃電戰,在西線幾乎將所有歐洲國家碾平,號稱歐陸霸主的法國也不例外。掉頭東線之后直接兵臨莫斯科,差點吞下蘇聯,蘇軍士兵更是陣亡達800萬。 在自身國土面積狹小、全線作戰的條件下,德軍取得如此戰績,戰斗力可見一斑。 第二:美國 如果把二戰當做游戲,那么美國可以說是人民幣玩家。裝備方面就已經領先太多,而且這種差距不是戰斗意志可以彌補的,從美日交戰后期日本自殺式飛機的結局就不難看出。我們對美軍一貫印象是一副散漫不修邊幅的樣子,但架不住美國國力雄厚,航母更是像下餃子不斷生產下海。戰時美國的大部分工廠進行軍事化,生產軍需物資, 美軍二戰中兩線作戰,總計殲滅軸心國軍隊超過五百萬,但是軍隊戰斗素養還是差了德軍一籌。 第三:蘇聯 蘇聯軍隊在二戰前期后期表現出來的的戰斗力具有很大的差異。二戰前期,蘇軍其實是一支裝備落后,戰斗素養極差的軍隊。1941年初,蘇軍軍官中受過高等軍事教育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在德國轉戰東線戰場入侵蘇聯的時候,蘇軍前一個多月就被消滅三百萬人,被俘兩百萬人。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才取得了轉折性勝利。后來蘇軍不斷反思吸取教訓,提升軍隊武器裝備,極大提高了軍隊戰斗力,所以我們才看到在進攻日本關東軍時期,不可一世的日本“皇軍之花”關東軍幾乎是毫無反抗之力就被擊敗。 第四:英國 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英軍在二戰初期,幾乎是獨立對抗德國納粹。美蘇參戰前,英國大量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皇家海軍牢固地封鎖住了全部出海口,使得德國軍事工業的生產和裝備物資的運輸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面對德國這么強大的對手還打得有來有回,實屬不易,要知道法國都亡國了。尤其是英國皇家空軍,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逼迫希特勒轉戰蘇聯。 第五:日本 很多人認為,二戰時日軍擁有強大的戰斗力,憑借著彈丸之地,極度匱乏的資源和相對薄弱的工業制造能力大肆侵略占領了東亞和東南亞,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實際上,日軍面對的對手,中國是一個剛剛統一(名義上)不久的國家,陸軍空有人數,海空軍近乎無,軍閥割鋸,各自為政,人民愚昧,充當日偽軍,軍事工業更是近乎沒有,至于東南亞國家甚至當時還只是殖民地,這并不能證明日軍的強大。后來,日軍不僅在太平洋戰爭中慘敗,在緬甸,面對擁有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也是傷亡慘重,更是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必須承認日軍的戰斗意志絕對是可怕的,武士道更是日軍的精神支柱。 第六:中國 中國軍隊,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小米加步槍的情況下,將武器裝備遠遠領先的日軍拖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而無法自拔,不能否認,我們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中國軍隊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對日作戰輸多贏少,大片國土相繼淪陷。據統計消滅一個日軍要付出幾倍的代價,說明無論從裝備配置還是戰斗素養上是不如日軍的,然而我們仍然打破了日軍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言論,中國軍隊戰斗意志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七:意大利 網絡上有很多關于意大利軍隊二戰中的笑話大都是編造出來的。但是有著德國這個強大盟友的各個方面的支持,意大利軍隊并未取得什么實質性戰果,反而不得不求助德國來收拾自己在北非戰場的爛攤子,反而成就了隆美爾沙漠之狐的盛名。二戰中更是早早的投降,所以說沒有戰斗意志,再好的裝備也無濟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