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我思(十八) “色子”、八卦、二進制 費秉勛
老教授辛介夫先生告訴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這句話,原本是從“色子”(骰子)來的。色子是一個六面體,為“六合”(前后左右上下)的象征。其六個面點數的布置,“1”和“6”相對,“2”和“5”相對,“3”和“4”相對,相對兩面的點數相加(1+6,2+5,3+4),其和皆為“7”。六面組成三對,正好是三個“7”,全部點數的總和便是“三七二十一”。色子擲下去,擲色子的人對出現的點數是睜大眼睛關注的,絕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 說起“七”這個數便有了名堂。一星期是七天,而“星期”西方稱“禮拜”,來源于基督教的禮拜活動,叫做“星期”便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把周而復始的七天和天上的七個星體聯系起來,就是所謂“七曜”,也稱“七政”。我上初小時,老師便向我們進行著中國古文化的濡染,在教室前頭張貼的課表上,沒有星期一、星期二等等,代替它們的是“七曜”,星期日為“日曜日”,星期一到星期六分別依次為“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易經》復卦卦辭有“七日來復”的話,似乎易的作者在三千年前早就說破了西方七天為一禮拜的事,過了禮拜日又回到了禮拜一,這不是“七日來復”嗎!在西漢易學家創立的十二辟卦中,從“女后”的一陰生,到“復”的一陽生,正是經過了七個卦。至于二十八宿的每方各有七宿組成一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人的面部有七竅,人的感情有七類(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成于自然而非人為的安排。
色子六面的點數,可以說是代表了八卦中乾坤以外的六個卦。這樣說讀者定會感到莫名其妙:賭博游戲的色子這玩藝兒怎么會和神圣的八卦聯系起來呢?這得從二進制數學和萊布尼茲編碼談起。
所謂“二進制”,我用外行的非數學語言作如下表述,就是初位為1,此位及其后各位, 都是成了當位數的二倍,便向上進位。所謂萊布尼茨編碼就是陰爻為:“○”,陽爻為“1”。按二進制和萊布尼茨編碼,刊于朱熹《周易本義》卷首的“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都是絕對嚴格有序的,不信,你可以自己驗證。如果把八卦和六十四卦換算成數字,計算的原則是每卦從上爻依次按二進制向下計算。因為二進制是從上到下,而傳統易學數爻則是從下到上,所以我們先按二進制的要求給傳統的爻位稱呼重新編序:六爻重卦的上爻為①,五爻為②,四爻為③,三爻為④,二爻為⑤,初爻為⑥;三爻經卦從上到下依次為①、②、③。這樣一來,每個卦都可換算為一個數字,具體計算方法是:遇陰爻則為零,遇陽爻則視其爻位而計數,①為1,②為1×2,③為2×2,④為4×2,⑤為8×2,⑥為16×2。西方數學的二進制,在北宋易學中稱為:“加一倍法”,邵康節先生對此有極深的領悟和創造性的發揮,其實這正是“易大傳”中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用上述計算辦法,伏羲六十四卦乾、夬、大有、大壯……坤,其數則為63、62、61、60……0。
這里,我們先拋開六十四重卦不說,只來談跟這篇文章有關的三爻八經卦的計數。八卦計數可用如下表式來說明:
乾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坤 1 1×2 2×2
0 1×2 2×2
1 0 2×2
0 0 2×2
1 1×2 0
0 1×2 0
1 0 0
0 0 0 1+2+4=7
0+2+4=6
1+0+4=5
0+0+4=4
1+2+0=3
0+2+0=2
1+0+0=1
0+0+0=0
這樣,八經卦的計數則為乾7、兌6、離5、震4、巽3、坎2、艮1、坤0。搞“梅花易數”的人對先天八卦的次序都能倒背如流: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是先天八卦次序,這個次序和每卦計數是兩回事,但二者有聯系,這種聯系就是:排序時計數越大,排位越先,先天八卦次序就成了極好理解的事實。
最后,我們把話題再歸到色子上來,依我們上面的計算,色子六面的點數就是六個卦,即1點艮卦,2點坎卦,3點巽卦,4點震卦,5點離卦,6點兌卦,而沒有乾坤兩卦。 在八卦中,乾坤為父母,其他六卦為六子卦(長男震、長女巽、中男坎、中女離、少男艮、少女兌),“易傳”又說乾坤是易的門戶,非常重要。色子六面所含的卦只有六子卦而沒有乾坤,大約色子的創制者因為色子用于賭博,不用于正道,故特意抽去了最重要的兩卦。所以色子的造設雖然在不少方面出于易的深刻含蘊,卻是嚴重殘缺的易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