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對花眼的臨床研究稀少,但傳統醫學在推遲花眼的發生、緩解花眼的癥狀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茶余飯后的空閑時間,施行梳頭、指壓、自我按摩、梅花針等療法或飲用藥茶,枕用藥枕等,皆可收到滿意療效。 牙 簽 療 法 牙簽療法就是用1根或多根牙簽刺激相應穴位的療法。 牙簽療法與傳統中醫之七星針療法類似,它是用叢針在體表一定部位上叩打,施用不同手法,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本療法是由單針刺激發展而來,取牙簽代替金屬針具,對穴位皮膚施行刺激,而不傷皮肉,因而具有安全、無痛苦、簡便易行的特點。 操作 利用牙簽前部尖端,輕輕扎刺穴位,扎刺不宜過重,以有痛感而不傷皮膚為度。反復5~10次。也可以用多根牙簽(10~15根),尖部對齊,用膠皮筋捆扎成一束,用拇指、中指、示指拿著牙簽,對治療部位有節奏地叩擊,約5~10分鐘。注意叩擊時方向要垂直。 要領 1.以拇指、示指、中指握住牙簽,運用腕部彈力帶動前臂,牙簽尖部對準皮膚,垂直均勻地起落叩刺。 2.根據病情可在一定范圍內環形叩刺,也可以在一個點上重點叩刺。 3.叩刺的強度根據病情、體質和部位而定,以局部皮膚潮紅或明顯發紅,但不刺破皮膚、不滲血為度。 1.從耳尖上端到頭頂百會,大約分成相同間距的12~13個點,手持牙簽針具,從左耳上經百會至右耳上點刺25個點,再從右耳上經百會至左耳上點刺25個點,如此反復10次(圖13 -1)。 ·圖13 -1 2.將上下眼眶組成的眼周分成間距相同的18個點,自睛明開始,從上眼眶至下眼眶點刺一周,返回睛明。左右眼分別點刺,各10次(圖13 -2)。 ·圖13 -2 3.雙手握拳,用靠近小指側的部位,同時輕輕叩打頭側部10次(圖13 -3)。 ·圖13 -3 4.握拳,用靠近小指側的部位叩打百會及周圍5cm的區域,叩打10次(圖13 -4)。 ·圖13 -4 注意 1.牙簽尖部不宜過于銳利,以免刺破皮膚。 2.應用牙簽療法時,用力宜適度。 3.每次治療前,牙簽及施術部位均應常規消毒。 梳 頭 療 法 梳頭療法是用木梳梳頭以治療頭痛的治療方法。 梳頭療法的機制與按摩療法相同。頭部血管、神經十分豐富,又有許多經穴,梳子來回在頭皮上劃摩,可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和經穴,并通過神經和經絡的傳導,作用于大腦皮層,調節頭部的神經功能,松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治療神經性頭痛等疾病。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就經常 每天早晨用手指梳頭二三百次,借以提神醒腦,保健延年。清代外治醫學家吳尚先總結梳頭療法的好處時說:“梳發,疏風散火也。” 操作 操作時用木梳1把(勿用塑料和金屬制品),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和晚上睡覺前梳頭,從前額經頭頂到枕部。 要領 1.初時每分鐘梳20~30次,以后逐漸加快速度。 2.梳時用力要均勻、適當,不要刮破頭皮。如無木梳,用手指代替梳子梳頭也可以。 3.每天治療的次數和時間,要視情況而定。如以保健強身為目的,每天梳頭1~2次,每次5~10分鐘即可。如用來防治近視、花眼等疾病,則需每天梳頭2~3次。 治療 方1 木梳梳頭法 用木梳從前額經頭頂梳到枕部,然后從前額經頭頂梳向兩側。每次10分鐘,每天3次(圖14 -1)。 ·圖14 -1 方2 手指代梳梳頭法 以手指代替木梳,用示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從前發際經頭頂至后發際。每天晨起、睡前梳頭5分鐘,可預防和緩解花眼(圖14 -2)。 ·圖14 -2 注意 1.梳頭療法一般要20~30天后方可生效。故要求患者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 2.梳頭時開始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刮破頭皮。 3.用此法治療花眼時,可配合藥物、按摩、針灸、指壓、耳穴壓豆等療法,以盡快取得療效。 耳穴壓豆法 耳穴壓豆法,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的粘貼于耳穴處,給與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又稱耳郭穴區壓迫療法。 選用耳穴診治疾病,早在《靈樞·厥病》中就有記載。歷代醫學文獻都有不少介紹用刺激耳穴方法來治療疾病,通過望觸耳郭穴位來診斷疾病的記載,說明我國利用耳穴來診治疾病的歷史已相當悠久,近年來耳壓療法又有很大的發展。 耳穴壓豆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無不良反應,安全經濟,不損害組織,藥籽刺激持久,醫療效果穩定。 操作 應用耳穴壓豆法時,可選擇1~2組耳穴,進行耳穴探查,找出陽性反應點,并結合病情,確定主、輔穴位。以酒精棉球輕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郭,右手用鑷子夾取剪好的0.5cm×0.5cm的方塊膠布,中心粘上準備好的藥豆,對準穴位緊貼壓其上,并輕輕揉按1~2分鐘。每次以貼壓5~7穴為宜,每日按壓3~5次,隔1~3天換1次,兩組穴位交替貼壓。兩耳交替或同時貼用。藥豆可選用油菜籽、小米、綠豆、萊菔子、王不留行籽、白芥子等。 治療 方1 白芥子耳壓療法 取穴:眼、屏間前、屏間后、肝、腎(圖15 -1)。 將顆粒飽滿的白芥子溫水洗凈晾干,醫用膠布剪成0.5cm×0.5cm小塊,取1粒白芥子粘在膠布中心。制備足夠數量,分別貼壓在上述耳穴上。 ·圖15 -1 患者每日自行按壓白芥子3~5次,每次3分鐘。兩耳交替貼壓,1~2天換藥1次。 方2 王不留行籽耳壓療法 取穴:心、肝、腎、眼、屏間前、屏間后(圖15 -2)。 ·圖15 -2 王不留行籽溫水洗凈晾干備用,醫用膠布剪成0.5cm×0.5cm小塊備用。 將王不留行籽貼在膠布中間,貼壓在所選上述穴位上,并于每日早、中、晚輕壓數次。 兩耳交替貼壓,3日更換1次。 注意 1.貼壓耳穴應注意防水,以免脫落。 2.夏天易出汗,貼壓耳穴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膠布潮濕或皮膚感染。 3.如對膠布過敏者,可用粘合紙代之。 4.耳郭皮膚有炎癥或凍傷者不宜采用。 5.對過度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孕婦按壓宜輕,習慣性流產者慎用。 指 壓 療 法 指壓療法是把手指貼在穴位上,通過增加一定的壓力來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療法。在前文中,我們介紹了指壓療法治療近視的一些簡易方法,本章則談談通過指壓來預防與治療花眼的基本操作。如長期堅持,手法正確,必能取得良好效果。 手法 1.單指壓法 分別用拇指、示指、中指指尖按壓穴位(圖16 -1)。 ·圖16 -1 2.合指壓法 用兩指或三指同時按壓(圖16 -2)。 ·圖16 -2 要領 1.指尖按壓穴位,從開始用力到松勁兒,只需2~3秒,早做到迅速指壓,慢慢松勁。 2.指壓力度以穴位出現酸麻脹痛感為佳。 3.每個穴位按壓10次左右。 治療 1.中指指尖貼到百會,斜立著指尖按壓20次(圖16 -3)。 ·圖16 -3 2.輕握拳,用示指第二關節按壓陽白,雙側各20次(圖16 -4)。 ·圖16 -4 3.雙手拇指同時貼在太陽上,按壓20次(圖16 -5)。 ·圖16 -5 4.指壓身柱、肩井,可請人代為指壓。患者俯臥,實施者拇指貼在穴位上,指尖加力按壓。身柱、肩井交替指壓各20次(圖16 -6)。 ·圖16 -6 5.坐在無靠背的凳子上,把拇指貼在腎俞上,點按腎俞穴,如此重復20次(圖16 -7)。 ·圖16 -7 6.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托住前臂,拇指指尖貼在曲池上,雙側各指壓20次(圖16 -8)。 ·圖16 -8 7.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托住前臂,拇指指尖貼在孔最穴上,斜立著指尖,雙側各指壓20次(圖16 -9)。 ·圖16-9 8.坐姿,屈膝,拇指貼在足三里上,斜立著指尖按壓,雙側各20次(圖16 -10)。 ·圖16 - 10 注意 1.應用指壓法時注意手指清潔,指甲修剪至長短適中,避免誤傷皮膚。 2.眼部有感染時不宜應用本法。 3.患有其他眼疾者,慎用本法。 手 指 操 手指操是指交替注視眼前的手指和遠方的物體,促使睫狀肌一張一弛,使晶狀體能充分伸展自如,恢復眼肌的調節功能,從而達到提高視力,防止花眼、近視眼的目的。 方法 1.右手示指伸直,垂直放在兩眼下前方15~25cm處(圖17 -1)。 ·圖17 -1 2.兩眼注視遠方10m以外的某一物體5秒鐘(圖17 -2)。 ·圖17 -2 3.隨即注視眼前的手指10秒鐘(圖17 -3)。 ·圖17 -3 如此反復注視遠方的物體、眼前的手指5分鐘,體操結束,每日2次。 注意 1.遠方的物體可以是樹木、花草、盆景、高塔等,要避免強光直射,以免傷害眼睛。 2.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 自我按摩療法 自我按摩法是我國自古流行的一種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健身延壽的按摩方法,是通過運用推拿的各種手法,對自身進行按摩,也可以讓家人給按摩,故又稱為自我保健按摩或家庭按摩保健。因其簡單易學、安全有效,故深受大眾歡迎。堅持對特定體表位置進行自我按摩,對花眼的預防與治療效果頗佳。 手法 1.按法 用拇指或示指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或穴位(圖18 -1)。 ·圖18 -1 2.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體表穴位處做揉動(圖18 -2)。 ·圖18 -2 3.推法 用指或掌著力于體表或穴位上,做單方向的直線或弧線移動(圖18 -3)。 ·圖18 -3 4.點法 用指端固定于體表或穴位上點壓(圖18 -4)。 ·圖18 -4 5.拿法 用拇指指面和其他手指指面相對用力,捏住治療部位的肌膚并逐漸用力內收,將治療部位的肌膚提起,做連續的體捏或捏揉動作(圖18 -5)。 ·圖18 -5 治療 方法1 1.按揉兩側風池1分鐘(圖18 -6)。 ·圖18 -6 2.按揉兩側翳明1分鐘(圖18 - 7)。 ·圖18 -7 3.用一指推法從睛明到攢竹沿眼眶做環形推按30圈(圖18 -8)。 ·圖18 -8 4.從風池沿頸椎用拿法自上而下拿7~8次(圖18 -9),再自上而下拿7~8次,往復按3分鐘。 ·圖18 -9 5.按揉太陽1分鐘(圖18 - 10)。 ·圖18 - 10 說明:上述操作每日進行2次。 方法2 1.點揉攢竹1分鐘(圖18 - 11)。 ·圖18 - 11 2.點揉魚腰1分鐘(圖18 - 12)。 ·圖18 - 12 3.點揉承泣1分鐘(圖18 - 13)。 ·圖18 - 13 4.點揉四白1分鐘 (圖18 - 14)。 ·圖18 - 14 5.點揉睛明1分鐘(圖18 - 15)。 ·圖18 - 15 6.分推額部,重點沿眼眶部推(圖20 - 16),至太陽處揉捻1~2分鐘(圖18 - 17)。 ·圖18 - 16 ·圖18 - 17 7.閉目后輕輕地用示指、中指指腹撫摩眼球1~2分鐘(圖18 - 18)。 ·圖18 - 18 8.按揉合谷1分鐘(圖18 - 19)。 ·圖18 - 19 9.按揉風池1分鐘(圖18 - 20)。 ·圖18 - 20 10.拇指、示指相對,揉捏耳垂,至發熱后,輕輕揉捻1分鐘(圖18 - 21)。 ·圖18 - 21 注意 1.自我按摩者應練習腕力、手力、指力,以增強療效。 2.自我按摩時,雙手要潔凈,溫度要適宜,室內空氣要流通,但不宜有過堂風。 3.修建指甲,長短適宜,邊緣光滑整齊,防止在操作中損傷皮膚或產生疼痛。 4.頸旁自我按摩時,不可兩側同時操作。 5.手法操作宜由輕到重,切忌施用暴力。 6.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治療花眼的目的。 7.出血性疾病患者、感染發炎患者、皮膚破損患者、皮膚病患者、懷孕3個月以上的孕婦、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合用此法治療。 熱鹽敷療法 前文中曾經提到熱敷療法對近視眼具有治療作用。熱敷療法是中醫傳統外治法的一種,是將某種介質受熱后,置于身體的患病部位,以驅除病邪的一類療法。而本章中的鹽熱敷法是中醫熱敷療法的一個分支,與熱敷療法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將受熱介質特定為食鹽,包裹后敷于患處。因為食鹽導熱性好,易于得到,故鹽熱敷療法流傳非常廣泛,國內外文獻均有報道。在適當部位敷貼,可對花眼起到一定的預防與治療作用。 操作 用生粗鹽約250g,放在鐵鍋內,用急火暴炒,然后趁熱用紙包裹,外面包一層布(或者直接用布包),放于患處。 治療 食鹽適量,炒熱,布包成長方形袋狀。 患者仰臥閉目,將溫度適宜的熱鹽袋置于兩眼區域內熱敷,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注意 1.熱敷之前應以自己的手試試鹽的溫度是否適宜,避免燙傷。 2.熱鹽的外包布袋口應扎緊,以免熱鹽外溢,燙傷皮膚。 3.熱敷過程中如有不適,應停止熱敷。 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是用特制的淺刺針具叩擊皮膚,以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器官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梅花針療法來源于針灸學,歷史悠久,應用廣泛,方法簡便易行。在治療花眼的時候,因其選穴多在眼周,故操作時不可過分用力。 工具 梅花針的結構可分為3部分,即針柄(是手握的部分)、針頭(是嵌裝針組的部分)、針束(由多根鋼針捆成圓柱形,是刺激皮膚的部分)(圖19 -1)。 ·圖19 -1 梅花針可自行制備。 取質量上乘的不銹鋼5~6號縫衣針,用細軸線捆成一束,然后將針尖輕輕在玻璃板上戳齊。 取竹筷子一根,長約26~28cm,以富有彈性并略有弧度的為宜。在筷子的細端約0.5cm處鉆一小孔,孔的大小以能放入已捆好的針組為宜,將針組放入小孔中,并保持針尖平整。注意針尖在筷子弓面(筷子的弧面向上,針尖朝下)。穿過小孔的針尖占全針長的2/5,針尾部分占3/5。針組應與筷子垂直,用線呈“8”字形纏繞捆緊即可。梅花針可浸入75%的酒精內30分鐘消毒。若針尖生銹,應更換。 要領 1.持針法 右手握針柄,用無名指和小指將針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魚際處,針柄尾端露出1~1.5cm,再以中指和拇指夾持針柄,示指按于針柄中段。這樣可以充分、靈活運用手腕的彈力。左手握針柄亦然。 2.手法 叩刺時落刺要穩準,針尖與皮膚成垂直接觸,提針要快,發出短促清脆的“噠、噠”聲。這種叩刺力量,不是用臂力,也不是用壓力,而是用腕部彈力。刺時一定要彈刺、平刺,不能慢刺、壓刺、斜刺和拖刺。頻率一般每分鐘叩刺70~90次。刺激強度分輕、中、重3種。 (1)輕度刺激:叩刺時用腕力稍輕,沖力也小。患者少有疼痛感,皮膚局部略有潮紅。 (2)中度刺激:叩刺時用腕力稍大,沖力也較大。患者有輕度疼痛感,局部皮膚有潮紅、丘疹,但不出血。 (3)重度刺激:叩刺時用腕力較重,沖力大。患者有較明顯痛感,但能忍受。叩刺局部皮膚明顯發紅,并可有輕微出血。 治療 方法1 1.叩刺正光40~50次(圖19 -2)。 ·圖19 -2 2.叩刺攢竹40~50次(圖19 -3)。 ·圖19 -3 3.叩刺魚腰40~50次(圖19 -4)。 ·圖19 -4 4.叩刺絲竹空40~50次(圖19 -5)。 ·圖19 -5 5.叩刺瞳子髎40~50次(圖19 -6)。 ·圖19 -6 6.叩刺睛明40~50次(圖19 -7)。 ·圖19 -7 說明:以上穴區均用輕度刺激,叩刺范圍為以穴位為圓心,直徑約0.5~1.5cm的體表面積。每日叩刺1次。 方法2 1.取正光1、正光2,中度刺激叩刺40~50次(圖19 -8)。 ·圖19 -8 2.取風池,中度刺激叩刺40~50次(圖19 -9)。 ·圖19 -9 3.取大椎,中度刺激叩刺40~50次(圖19 -10)。 ·圖19 - 10 4.取內關,輕度刺激叩刺60次(圖19 - 11)。 ·圖19 - 11 每日1次,30日為1個療程。 注意 1.治療前應做好梅花針具、醫生手指、治療部位和穴位的消毒。 2.患有血小板減少和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3.患者過于疲勞和饑餓時禁用。 4.叩刺時應避開治療局部或穴位上的瘢痕。 健目功療法 健目功是防治花眼的氣功之一,是通過煉功者自身氣和意的修煉,促使大腦的功能得到調整和增強,從而發揮人體自我調節的生理功能,達到預防和治療花眼的目的。 操作 1.松眼 站立位閉目,先將兩手搓熱,輕敷于兩目上(圖20 -1)。深呼氣3次,吐出濁氣。吸氣時心中默念“靜”字,呼氣時心中默念“松”字,同時意念想象眼部的肌肉逐漸放松。5分鐘后,兩手自然下垂于身兩側,睜開雙眼。 ·圖20 -1 2.調睛 站立位,自然呼吸,吸氣時眼睛由看近物逐漸過渡到看最遠的物體,呼氣時,眼睛由看最遠物逐漸過渡至看近物。遠近物體可因練功場地而異。 3.摩眼 兩目輕輕閉上,用兩個示指輕柔地按摩攢竹(圖20 -2)、睛明(圖20 -3)、太陽(圖20 -4)、四白(圖20 -5)、風池(圖20 -6)、大椎(圖20 -7),次序不限,每個穴位正反各8次,共16次。按時吸氣,停時呼氣,一按一停反復進行。 ·圖20 -2 ·圖20 -3 ·圖20 -4 ·圖20 -6 ·圖20 -7 4.養目 閉目靜養5分鐘后收功。 注意 1.練功前選擇好練功場地。選擇幽靜、空氣新鮮的場地,練功以公園或樹木多的地方較好,因為空氣、聲音、光線、顏色對腦功能都產生一定影響。 2.練功前20分鐘停止一切不利于入靜的活動。如:跑步、游泳、寫作等。 3.排除與練功無關的雜念,如果暫時安定不下來,應先散散步,然后再開始練功。 4.練功前可先喝幾口溫水,以便氣感采得快。 5.練功后1小時內不服藥、不打針,2小時內不針灸、不按摩。 藥 茶 療 法 藥茶療法是指應用茶或某些中藥,或具有藥性的食物,經加工制成茶劑以及湯、飲、乳、露、汁、漿、水等飲料,用于防治相關疾病的一種方法。 藥茶是中醫文化的瑰寶,用藥茶治病是中醫學防病、治病的特色之一。唐代王燾的《外臺秘要》卷三十一記載了“代茶新飲方”,方后記載了炮制方法。可見,用藥茶治療或預防疾病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另外,藥茶除可用于治病,也用于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等。 制作 藥茶由茶葉、藥物或茶葉和藥物混合后,用沸水沖泡或煎煮而成,代茶飲用。茶葉有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等不同品類,花茶理氣解郁較佳,烏龍茶及普洱茶消脂減肥較佳。 治療 方1 菊花龍井茶 【主治】花眼,癥見視物昏花,頭暈耳鳴,眼干口燥,睡眠不佳。 【組成】菊花10g 龍井茶3g 【用法】將上2味共放茶杯內,開水沖泡,做茶飲,1日1劑。 方2 菊花白芷茶 【主治】花眼,癥見眼花頭暈,視久頭痛。 【組成】白芷10g 菊花10g 【用法】白芷磨成粗末,同菊花放入茶杯,開水沖泡,做茶飲。冷熱皆宜,也可加入蜂蜜或冰糖調味。 方3 杞菊茶 【主治】花眼,癥見視物昏花,眼部發紅發熱,分泌物多。 【組成】枸杞子10g 菊花10g 綠茶10g 【用法】以上3味用沸水泡悶1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不拘時飲。本方具有滋陰清熱明目的作用,虛寒者勿用。 方4 二蜜茶 【主治】花眼,癥見視物不清,眼部干澀。 【組成】蜜蒙花5g 蜂蜜25g 綠茶10g 【用法】綠茶和蜜蒙花加水350mL,煮沸3分鐘,過濾后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分3次飯后飲用,每日1劑。 注意 1.藥茶治療,貴在堅持,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配方,長期應用。服用時應少量頻服,年老體虛者、慢性病患者應用藥茶時,應長期地、少量地飲用,不宜一次大量飲用。 2.藥茶應當日沖泡,當日飲用,洗凈杯具后次日再行制作藥茶。 藥 枕 療 法 藥枕療法則是將具有芳香開竅、活血通脈、鎮靜安神、明目醒腦、調養臟腑、和調陰陽等作用的藥物經過炮炙之后,置于枕芯之內,或浸在枕套之中,或直接做成睡枕,令人在睡臥之時枕之,用以防治疾病和延壽抗衰的一種自然療法。 操作 諸藥混勻后,裝入由紗布或棉皮縫制的枕芯中,枕形有圓柱、方柱、扁柱、三角柱等多種。一般枕長以60~90cm、枕寬20~35cm為宜。如果需要可做成特殊形狀的藥枕。令患者睡覺時枕之。 要領 1.根據病情所選藥物,用時應進行適當加工,使之蓬松柔軟,便于枕睡。一般而言,根莖、木本、藤類藥物多需晾曬或烘干,再粉碎成粗末即可;花、葉類藥物多于晾曬后搓碎即可;礦石類,角質類藥物多需打碎成小塊如米粒大小,或剉成粉類,再裝入枕芯;冰麝等貴重藥物,易揮發類藥物多混入藥末之中,不需另加炮炙。 2.枕芯多選用松、柔、薄、透氣良好的棉布、紗布,忌用化纖、尼龍類布匹,有利于藥力的透散。底層枕芯可加塑料布一塊,防止藥物滲漏而遺失。 治療 1.各種原因引起的花眼 癥見視遠如常,視近物不清。 方 菊花枕 【配方】杭菊花2 000g 【用法】上藥曬干,做成枕芯。令患者睡覺時枕之。 【說明】3個月為1個療程。 2.肝腎不足型花眼 癥見夜間眼花癥狀明顯加重,并常伴有頭昏目眩,耳鳴心煩,口干咽燥等。 方1 清肝枕 【配方】杭菊花500g 冬桑葉500g 野菊花500g 辛荑500g 薄荷200g 紅花100g 冰片50g 【用法】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末,再和入冰片,裝入枕心,做成藥枕,另病者枕之。亦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腦震蕩、腦血栓后遺癥引起的花眼、視物不清。 【說明】3個月為1療程。 方2 菊花綠豆枕 【配方】野菊花、綠豆殼、通草適量 【用法】上藥撿凈曬干,做成枕芯。令患者枕之。 【說明】3個月為1個療程。 方3 決明菊花枕 【配方】決明子1 000g 菊花1 000g 【用法】上藥共研粗末,裝入枕芯,制成藥枕。令病人枕之。 【說明】菊花不可粉碎過細。 3.氣滯血瘀所致的花眼 癥見視近物不清,伴有胸悶喜嘆息,胃腹脹痛,性格內向,憂郁寡歡,或伴口唇爪甲紫黯,皮膚青紫斑或粗糙,眼圈黑。舌暗,脈澀。 方 菊丹芎芷枕 【配方】菊花1 000g 丹皮200g 川芎400g 白芷200g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裝入枕芯,制成藥枕。令病人枕之。 【說明】癲癇患者禁用此枕。 4.氣血虧虛所致的花眼 癥見視近物不清,伴有頭痛煩躁、面色潮紅或面部有烘熱感、頭昏目眩等癥狀,并多伴有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等疾病。 方 當歸枕 【配方】當歸1 200g 甘松500g 黃芪1 000g 白術500g 茯苓500g 熟地500g 仙鶴草500g 大棗200g 葛根100g 【用法】將上藥分別烘干。研成粗末,混勻,裝入枕芯,制成藥枕。令病人枕之。 【說明】堅持枕療3個月。 注意 1.使用藥枕療法時,如果患者對藥物過敏,應停止使用。 2.藥枕療法一般需要2~4周才能見效,有的則需要更長時間。所以應有耐心,堅持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應有效果。 3.使用藥枕同時,也可配合藥物、針灸等其他療法。 藥 浴 療 法 藥浴療法,是祖國傳統外治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用藥物煮沸之后產生的蒸氣熏蒸和藥物煎湯(或取藥物浸液)洗浴全身或局部,以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它是在千百年來勞動人民與疾病斗爭中總結出來的,并不斷得到了豐富和發展,為保持人民群眾的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延至現代,藥浴療法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借助現代科學手段對藥浴療法作用機制的研究,更為歷代外治專論專著所不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藥浴療法不論是應用研究還是實驗研究,都有了長足進步。采用適當組方對眼部進行藥浴,對花眼具有較好療效。 制備 將藥物水煎取汁,用細綢過濾,熏蒸、浸浴眼部。 治療 方1 清目養陰洗眼方 【主治】陰血不足,肝陽上亢所致之眼花,視物不清,兩目干澀,時或頭暈。 【組成】甘菊花9g 霜桑葉9g 薄荷3g 羚羊角4.5g 生地9g 夏枯草9g 【用法】共用水煎,對眼部先熏后洗,日3次。 【說明】本方出自《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是通過滋補肝腎,滋養肝血以達到滋養眼目之目的,長期應用,效果更佳。 方2 褚枝洗眼湯 【主治】兩眼昏花,視力減退。 【組成】褚樹枝尖不拘多少 【用法】取褚樹枝之嫩尖,洗凈曬干去皮毛,燒存性,水煎取澄清汁,密絹過濾,不可有渣滓。每日洗眼部5~6次。 方3 黃芪洗眼方 【主治】眼肌疲勞,視物昏花。 【組成】黃芪30g 【用法】水煎2次,混勻;第3次水煎取汁另置。前兩煎藥液分2次口服,每日1劑;第3次水煎藥液,對眼部先熏后洗,每日3~4次。 【說明】黃芪是補氣要藥,可主治體虛氣虧所致之視物昏花,眼肌疲勞。 注意 1.使用本法時,應注意溫度適中,以皮膚能耐受為度,以免燙傷皮膚。 2.藥液冷卻后,可再加熱再次浸泡或熏蒸。 3.治療后要注意保暖避風寒。 4.心功能不全者,禁用熏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