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到拔火罐人人都知曉,平時很多人選擇用它祛濕或者只要感到身體有些酸痛時隨便拔上幾罐,身體會感覺清爽了很多,其實早在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于“角法”的記載,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火罐的原型,但是拔罐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濫用拔罐只能讓病情更棘手。 中國人拔火罐都是大神 拔火罐之后身體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或罐體內有水汽,這是應該要引起注意的,拔罐后局部皮膚容易出現水泡或罐體內有水汽的,多提示患者濕盛,體內水濕之氣較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多提示是濕熱毒的反應。此外提醒,若小水泡是因留罐時間過長所致的,屬于操作失誤。 南方人認為的完美祛濕方法,但這幾種人是千萬不能拔火罐 1、有心臟病、皮膚病、血液病、各種傳染病的人,以及體質特別虛弱的老年人最好慎用此法。 2、血壓低的人也不能拔火罐,以免加重原來的疾病。 3、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則皮膚不容易愈合,容易并發其他炎癥。 4、孕婦、月經期女性也不應輕易拔火罐,以免加重癥狀,甚至拔罐可能引發孕婦先兆性流產。 5、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或者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6、酒足飯飽者。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適。 7、皮膚有潰瘍、破裂處,不宜拔罐。在瘡瘍部位膿未成熟的紅、腫、熱、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癤腫禁忌拔罐,以免造成嚴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腫塊,亦不可隨便拔罐。 可見拔罐并非萬能是想一次徹底去除濕氣是不可能的,只能作為外在的輔助調理手段,最關鍵的還是內調排毒,之前一個中醫朋友推薦了一個食療小方,喝馬齒莧薏仁茶,感覺特別的管用,連喝了2個星期大便已經成型了,全身困倦的癥狀也消失了。 方法如下:將薏仁、芡實、赤小豆各10g,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各5克,洗凈粉碎裝袋備用,將袋裝的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轉文火煮半小時,待涼飲用。早晚2次。嫌材麻煩可以選擇成品袋泡裝的,成分最好事粉碎的才利于身體吸收。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等功效。 赤小豆、薏仁、芡實:這三種食材是祛濕的黃金搭檔,配上完美的芡實健脾最棒。 至于淡竹葉、槐米、綠茶:清熱祛濕消炎和以上材料完美配合,效果強一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