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量與運動不足均有害,適量運動有益。如果運動不講科學性,不但達不到健身目的,甚至有損于健康。但真正做到適量運動是很不容易的。
學會科學運動 運動為什么要講科學性 王大媽有點胖,每天都散步15分鐘,可走了2個月體重沒有減下來就泄氣了。因為她不知道有若干問題影響她的減肥效果:減肥的運動時間要長于20分鐘才有效;散步的運動強度也不夠;需要科學配餐;短期運動不可能把她數十年積蓄的脂肪減下去;女性更年期后減肥的難度要大大高于常人。70歲的張大爺每周爬山6次,40分鐘就能爬到800米高的香山頂。問他心率能達到多少次,他說不知道。后來醫生幫他量了一回,是每分鐘160次,原來老張的運動心率已經達到他的最大心率了,那么他就在進行無氧運動了。這樣的運動對他非常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很多像王大媽和張大爺這樣的運動者,由于缺乏科學的運動知識,不但運動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事件發生。因此應強調科學運動,多學一點科學運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掌握適度的運動量,才能保證安全而有效的運動。 如何確定適當運動量 以下是一個健身計劃:進行20~6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周3~4次。這個健身計劃將健身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3個量都做了界定。即:運動強度為有氧運動;運動時間為20~60分鐘;運動頻率為每周3~4次。這3個量的綜合就是總的運動量,而且其運動量是適當的。超過這個強度、時間或頻率都屬運動量過大;不夠就是運動量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運動本身的強度與運動代謝類型,即與有氧運動或無氧運動有關。 應注意,速度增加也意味著運動強度增加。例如:一位60千克體重的人,如果以中等速度(小于16千米/小時)在平路上騎20分鐘自行車上班,要消耗大約502千焦(120千卡)熱量。但是如果快速騎行同樣的時間或距離,消耗的熱量會多出一倍,其運動強度也增加了。 |
|
來自: xiaoyao110 >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