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詩品》是中國美學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它由有著豐富美學意涵的二十四個品目亦即二十四首短詩組成。 19.悲慨 【原文】 大風卷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譯文】 大風卷起狂瀾,樹木均被毀壞。思想痛苦令人難忍,召喚好友也未到來。百年歲月像流水飛逝,富貴權位都化作塵埃。世道日益淪喪,誰是今日雄才?壯士拔劍自嘆,抒發滿腔悲哀。無奈落葉蕭蕭下,且聽殘雨滴蒼苔。 20.形容 【原文】 絕佇靈素,少回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云變態 ,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譯文】 凝神專注,積蓄純潔感情,反映景象,就會清新逼真。像刻畫水中的倒影,如描寫艷陽的芳春。風云變化而多姿,花草繁茂而有神。大海波濤洶涌,高山險峻幽深。這些都要寫得符合生活情理,微妙地與塵世萬物融合共存。能夠不拘形貌做到神似,那才是真正善于形容的詩人。 21.超詣 【原文】 匪神之靈,匪幾之微。如將白云,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希。 【譯文】 不是因為心神靈巧,也非由于天賦智能。詩人好象在伴從著白云,隨清風一起遨游同歸。向前遠行,好象即將面臨妙境,到了那里,卻又覺得并不如意。作者早就有了道的素養,寫起詩來才能夠超脫世俗。喬木高聳在亂山叢中,綠苔閃耀著春陽芳輝。在這種情景中構思吟詠,就感到忘記一切,深有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