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沈陽雨田教育集團董事長張楠沏了一壺暖暖的姜茶,說道:“孔子讓人們知道了什么是人,所謂"忠恕"之道,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教育也該如此。”在張楠看來,當下的教育絕不只是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就像這姜茶,是一種柔軟的、帶著熱乎勁兒的傳遞。 這是茶道,是做人之道,也是教育之道,文化之道。幾年來,這份帶著溫度的教育理念被應用到沈陽雨田實驗中學的教改模式中: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核心的“高效課堂”,“7、2、1”學道,在東北三省首推雙向考核機制和積分制管理,記記重拳讓雨田一路保持著教改領跑者的姿態。 從首次試水積分制管理至今,學生及家長對教師的測評已進行4次,滿分教師率的數字不斷被刷新。最新一次測評中,共138名班主任獲滿分5分。短短一年多時間,滿分率從4.76%躍升到82.63%,滿分教師從鳳毛麟角到遍地開花。“這種機制也許為教育找到了真正的路徑和出口,學生和家長對教育作出評價和參與,教師也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中學會為人師表。”張楠這樣總結到。 初衷 首推積分制管理 調動教師積極性 雨田中學多年踐行小組建設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和高效課堂的有效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沈陽市中考命題易、中、難試題比例為7:2:1,巧合的是,雨田學道中也有“7、2、1”理論,即讓學生通過預習導學案、自主學習解決基礎知識“7”,再通過學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展示匯報及教師啟發引導、總結提升解決“2”,最后拔高的“1”則是由教師精講點撥,引導學生創新應用,自編自導來完成。 “1”可以說是“7、2、1”學道中的點睛之筆。如何打造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也成為了雨田創立雙效考核機制和積分制的初衷。“學生的縱深和后方是家長,人民滿意的教育,說到底是家長滿意的教育。孩子學會做人了,成績提升了,家長自然會滿意。教師好不好,學生和家長說了算。”張楠表示。 如果說,雨田“7、2、1”學道是一種共識,那么,積分制管理就是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間的一種默契。2013年9月,雨田中學重拳推出教師雙向考核機制,“第一拳”設置教師業務水平的考核制度,每學期考評教師的試卷為百分制,85分為合格。“第二拳”走群眾路線,考評班主任師德師風,而這項權利交給家長。通過給老師打分,用分數來量化師德。 在對教師雙向考核中,雨田又推出積分制管理。積分制管理是用積分的加減分,對人的能力和綜合表現進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軟件記錄和永久性使用,全方位調動人的積極性。將積分制管理這一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用于對教師的考核,在東北三省,雨田是第一家。 成果 家校互動增進默契 滿分教師創新高 首次打分時,8位班主任獲全滿分5分,他們也因此成為雨田教育集團首批獨立董事。隨后,考評師德師風擴大到全集團包括體、音、美等科任在內的所有老師。科任老師由學生負責打分。打分標準為1至5分,最終取平均分。 初春三月,新學期的又一輪打分結果出爐。在雨田各校區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總計167人中,首批8名滿分班主任依然保持著滿分記錄,如今又有130人加入了這一隊伍。138名滿分班主任,82.63%滿分率,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陜西、河南等地教育部門紛紛來此取經。 “積分伴隨著老師的每一天,直接與老師的福利待遇、工資掛鉤。”張楠表示,考評制賞罰分明,分數未達到4分的教師將被撤職,相反,考評總分排名前五十的教師受到學校不同額度的重獎。除了物質獎勵,滿分教師還有機會走上領導崗位。總校區體育教師孫顯揚,除了是6個班級近300名學生的“孩子王”,如今還被提拔兼任校區德育副主任,管理學生內務。 “教師的改變,家長一定看得見。”談及考評積分的意義,張楠表示,“對教師而言,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征詢家長的建議,發現自己的短板,從而改進和提高自己。他們真正能夠為人師表,不只教書,還學會育人,從"業余選手"晉升為"職業選手"。另一方面,選舉權、評價權真正還給學生和家長,讓他們有機會對教育進行參與和評價,家校因此能夠達成共識。”可以說,在考評機制蔚然成風的雨田,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有了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沈陽晚報2015-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