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想和你說上一病,乃是常見的高血壓。如果您是此病的患者,“精誠名醫匯”想在開篇問你一個問題:患上此病,你有沒有頭暈的感覺?如果有,就請看官仔細品讀此篇文說吧。短短幾分鐘,可能會解你心頭之困。 閑言少敘,我們先把一張驗方、古方告訴你,供您參考—— 準備半夏9克,白術15克,天麻、茯苓、橘紅各6克,甘草3克。將這些中藥材加上生姜一片和大棗兩枚,水煎服用即可。每日一劑,兩周為一個療程。列位看官如果想應用,要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癥加減,以求最佳之療效。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處。此方為半夏白術天麻湯化裁而來,本出自清代中醫學啟蒙教育著作《醫學心悟》。此方問世以來,獲得眾多醫家的青睞,屢屢被應用于臨床。 列位看官,此方為什么能調理高血壓所引起的眩暈?讓我們從頭說起。 話說這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祖國傳統醫學將其歸納為肝風內動所致。這一點是幾千年來的定論,已經毋庸置疑了。但是,這肝風是怎么“刮”起來的呢?這就得好好討論了。很多時候,肝風內動源于肝腎陰虛。陰虛燥熱而生風,這很正常,就好比沙漠地帶多風暴一樣。但是,還有一重因素,被不少人忽視了,這個就是痰郁日久而生風。此話怎講?原來一個人若脾虛而水濕不運,日久就會生痰。痰飲困積在那里,一方面阻遏肝的調達舒暢,一方面還會壅滯化熱,日久引發肝風。對于這類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有一個特點,就是體內有痰飲。痰和風二者相互夾雜而致病,令患者苦不堪言。其主要的表現癥狀,列位看官請牢記,這就是血壓高企、頭暈、惡心、胸腹悶、欲嘔、食欲不振、總想睡覺、舌苔白膩。一般而言,此類患者往往身材肥胖或者超重。也就是說,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最容易出現上述問題。 好,列位看官記得,有這類現象出現,我們用這半夏白術天麻湯,算是對路了。 此話怎講?列位看官請瞧仔細—— 此方中有兩味主藥,為半夏和天麻。君不聞金元四大家李東垣在《脾胃論》里說得好:“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什么意思?半夏為化痰之要藥,天麻為祛風之良品。兩味藥聯合,一個管化痰,一個管息內風,這不恰好直中病機嗎?所以,這兩味藥于此方中算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 接下來,我們又看到兩味非常熟悉的藥材,即白術和茯苓。這兩味藥,都是健脾的。其中的白術,有健脾燥濕助運之功,我們從前在“精誠名醫匯”里曾經多次和大家介紹。那茯苓,則是健脾利濕而寧心的藥材,祛濕利水的效果特別顯著。這兩味藥聯合在一起,就是要化解痰濕生成的根源。痰濕少了,就少了引發肝風的一大誘因。所以,兩味藥在這里,行釜底抽薪之事。 最后,我們看到了橘紅、生姜。這兩味藥,前者主利氣消痰,后者主溫中止嘔,化解半夏之毒。兩者配合,做好全方的善后之事。 所以說,這張古方雖然小巧,但是立意明確,章法井然,對于痰風二邪襲擾人體,造成高血壓伴發眩暈的人,十分適合。列位看官應用前不妨經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癥加減,以求最佳療效。如果能給您的健康帶來幫助,則是“精誠名醫匯”最大的榮幸。
|
|
來自: 中醫藥拾掇 > 《頭痛眩暈失眠耳鳴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