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眾號:火鳳燎原之司馬懿 文| 司馬仲達 “襄樊攻防戰”,司馬懿第一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可以總結為四個大字:“此計甚毒”! 這事還得從漢中戰役后面講起。楊修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被自己的聰明給害死了(雞肋事件),而不是襄樊攻防戰!漢中戰役之后,劉備進位“漢中王”算是與丞相大人平起平坐了(曹操進位魏王),這時候是劉備集團的巔峰期,坐擁益州、荊州之地,是蜀漢前期的版圖最大的!老子曰:“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附。”關羽自從大哥拜封“前將軍”都督荊州,所以想露臉證明自己這個前將軍封號是“最響亮的”。關羽率領荊州主力部隊率先攻克“樊城”,接著包圍重鎮“襄陽”,(當時荊州戰略要地實屬襄陽,襄陽不保,則洛陽危矣),接著受自然災害,于禁帶領救援的七路大軍皆被當時氣候影響,雨水過大,導致全軍復沒于洪水。因為這個事件,整個洛陽到南陽之間的盜匪搖旗吶喊為關羽助威,這才有著當時傳誦的“威震華夏”。 當時的魏王曹操心理也沒底,手中精銳虎豹騎還在關中防御魏延呢(魏延是漢中太守,為劉備防御北大門,同時也準備隨時進攻),曹操就這么個情況,手里的精兵就那么點,所以曹操認為遷都,避開關羽的鋒芒!在當時很多大臣都是同意的這個觀點的。 但我們知道,隱忍的司馬懿可不是簡單的謀士,我個人認為他的心理模式極強,三國謀士敢斷的第一人,非司馬懿莫屬!司馬懿有沒有見過關羽和孫權,我們沒有從正史了解到,但就對那種環境以及對對手的揣摩之準可謂三國謀士第一人。 他為曹操分析:孫劉聯盟名字好聽,實際上一點都不牢固,從孫權搶占荊南三郡就能看出孫權的野心是要整個荊州!他不會允許劉備做大做強。再加上關羽此刻傾巢而出,防御荊州的兵馬又不多,因此孫權是很容易占取荊州的。如果荊州被占,關羽的軍心必然不穩。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關羽。(此計有兩個,我個人以為一個是“借刀殺人”,另一個就是“釜底抽薪”)。 曹操從其言,許諾孫權好處,邀約一起進攻關羽。后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呂蒙白衣渡江,接著荊州完全被孫權占據!曹操命守護襄陽的曹仁和增援的徐晃把孫權寫給曹操的信件射入關羽軍中,從而導致關羽軍心潰散。接著關羽兵敗麥城導致被殺。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司馬懿這條歹毒的計策!所以我說此計甚毒,毒的厲害,棋高一著,害死三國名將關羽,接著導致孫劉聯盟破裂,再之后發生的夷陵之戰,讓蜀漢一夜回到解放前,短時間再也沒有能和曹魏叫板的實力,孫吳也因為新占之地,投入不少代價。反觀曹魏這邊啥損失也沒有(當時丟失的襄樊又被收復),不得不讓人佩服與驚奇。一條計策就帶來這么大收獲,體現出司馬懿的價值,難怪他會被曹丕看中。 |
|
來自: 老駱駝4753 > 《人物與史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