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是西周初年,周天子因其故地而封的諸侯國。春秋時期,楚在江漢流域興起。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之子熊侶即位,史稱楚莊王。莊 王雖然年輕,卻頗有心計。楚穆王是殺掉自己的父親才登上王位的,因而在執政的12年間,他并未真正得到朝中大多數人的認可。莊王即位后,為了能在混亂的局 面中辨明忠奸,他三年不事朝政,明察暗訪,直到獲得忠臣良將才“一鳴驚人”。 ![]() 楚莊王任用孫叔敖為令尹,整頓內政,在任官制度方面,“內姓選于親,外姓選于舊。”楚王任用最親信的王子或寵弟來協助執政,組成政府核心集團。楚國的令 尹、司馬、縣公、縣尹等皆由公子擔任,以王室近親公子為主的新貴族代替了以大世族為主的舊貴族,掌握了楚國的政權。楚以治理政績命官,以軍功勝敗論將,有 嚴格的獎懲制度。在外交上,自楚成王開始就與秦結成聯盟。秦自殽之戰后,與晉成為世仇之國,楚乘機拉攏秦國,結為婚姻。秦、楚之盟結成后,與北方的晉、齊 盟國成為對立的兩大集團。 在國內已經穩定的情況下,楚莊王又開始積極從事其霸業的活動,滅掉群舒,重新定其疆界,并強迫吳、越與楚訂盟,承認其霸主地位。接著,又迫不及待地把進攻的矛頭指向中原。 楚國向來被中原諸國視為“攘夷”的對象,備受排擠和輕視。因此,楚國出兵討伐中原國家極具報復性,楚莊王也不例外。他在改革內政的同時,積極加強軍備,為稱霸中原做準備。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親自領兵攻打陸渾一帶的戎族。在行至周朝領地時,他檢閱部隊,以此顯示楚國勢力的強大,威嚇周天子。得知此消息后,周定王驚慌失 措,立即派大臣王孫滿去犒勞楚國軍隊。楚莊王在交談中問王孫滿:“周王室中的九只鼎究竟有多大,有多重?”這一問題把王孫滿驚呆了。因為九鼎是天下九州的 象征,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標志著周天子的尊嚴,從來不容許任何人過問。此時楚莊王的問話,不就意味著想奪取天下、問鼎中原嗎? 機智 過人的王孫滿馬上冷靜下來,鎮定自若地回答道:“鼎的大小輕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過去虞夏昌盛時,邊遠的國家都來朝貢,便讓九州的首領進貢青銅,鑄成 九鼎,其上繪了許多山川、物產及各種怪異之物,好讓百姓知道遠離危害人們的怪物。后來夏桀道德敗壞,鼎便被遷到殷,商朝延續了近600年。商紂王殘暴荒 淫,鼎又被遷到周朝。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也移動不得;如果天子道德敗壞,鼎即使再大也容易移動。當然,上天給圣主明君賜福也是有時限的。過去周成王把 九鼎安置在郟鄖,占卜說過可以傳世30代,立國700年,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雖然衰微,可時間沒到,上天的意旨難以改變。大王詢問鼎的輕重,確實 不應該啊!” 楚莊王考慮到周王室在諸侯間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自己此時尚且不具備滅亡周朝的實力。于是,他炫耀一番武力之后便離開了周地。 |
|
來自: liuhuirong > 《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