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集》卷五十七 琴曲歌辭一(丙) 【湘妃】唐·劉長卿(《山海經》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云:“天帝之女,處江為神,即《列仙傳》所謂江妃二女也。”劉向《列女傳》曰:“帝堯之二女,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堯以妻舜于媯汭。舜既為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舜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湘中記》曰:“舜二妃死為湘水神,故曰湘妃(1)。”韓愈《黃陵廟碑》曰:“秦博士對始皇帝云:湘君者,堯之二女舜妃者也。劉向鄭玄亦皆以二妃為湘君。而《離騷》《九歌》既有《湘君》,又有《湘夫人》,王逸以為湘君者,自其水神而謂,湘夫人乃二妃,璞與逸俱失也。堯之長女娥皇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也。故《九歌》謂娥皇為君,女英為帝子,各以其盛者推言之也。禮有小君,明其正自得稱君也。”按《琴操》有《湘妃怨》,又有《湘夫人》曲(2)。) 帝子不可見,秋風來暮思。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3)。 【自解】 (1)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相傳二妃沒于湘水,遂為湘水之神。唐:唐朝。劉長卿:字文房,唐代詩人。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山海經:《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是長江重要的調蓄湖泊。帝:帝堯。郭璞: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擅詩賦,是游仙詩的祖師。郭璞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云:說話,引文。天帝:神話傳說中天上的主神。處江:處于江水之中。列仙傳:中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古代神仙事跡的著作,記載了從赤松子(神農時雨師)至玄俗(西漢成帝時仙人)七十一位仙家的姓名、身世和事跡。江妃:江水之妃子。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漢朝宗室。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列女傳: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帝堯:古唐帝,帝嚳次子,其號曰堯;史稱唐堯,又稱放動,繼其兄摯為天子,有德政,后即傳位于舜,在位九十八年卒。娥皇:相傳為堯女,舜妻。女英:相傳為堯次女,舜妃。 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以妻舜:用她們以作妻給虞舜。媯汭guī ruì:媯水隈曲之處。汭,河流會合的地方或河流彎曲的地方。傳說舜居于此,堯將兩個女兒嫁給他。媯水在山西省永濟縣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既為:既然已成為。成為以后。天子: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蒼梧:蒼梧山。又名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古地名。在秦統一前,楚國就有洞庭、蒼梧二郡,統治范圍未及嶺南,蒼梧郡地域大致在長沙郡南、桂林郡北的地區。江湘:長江和湘江。俗謂:俗稱。湘君:湘水本有水神,謂之湘君。堯二女,舜妃。湘中記:西晉羅含撰寫。又稱《湘中山水記》,是東晉地記的早期代表作。詳細記錄了湖南的山川、特產、民俗、古跡等。成為后世修志的范本。 (2)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黃陵廟碑:韓愈著作。曰:“湘旁有廟曰黃陵,自前古以祠堯之二女舜二妃者。”黃陵廟,湘江上祭祀娥皇女英的廟宇。黃陵,泛指有賢德之后妃墓。又黃帝陵墓。在陜西省黃陵縣城北橋山上。亦名橋陵。秦博士:秦朝的博士。始皇帝:秦始皇。湘君:湘水本有水神,謂之湘君。舜妃:虞舜的妃子。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漢朝宗室。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鄭玄:字康成,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離騷:屈原所作楚辭著名篇章。二妃:指娥皇女英。九歌:屈原所作楚辭篇章。湘夫人:《九歌》篇章之一。應指舜妃女英。王逸:字叔師,東漢著名文學家。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后世楚辭學者所重。自其:自從它的。而謂:而稱謂。而說。乃:乃是。就是。璞與逸:郭璞與王逸。俱失:都失察。都失誤。正妃:帝王的嫡妻。排首位的妃子。自宜降曰:自然適宜降位稱曰。夫人:帝王的妾。諸侯之妻。帝子:帝王的子女。特指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盛者:興盛的地位。推言:推斷論說。小君:稱皇后。帝王的正妻。明其正:明確她的正統地位。自得稱君:自然得要稱作君主。按:編者按。琴操:古代漢族琴曲著作。傳為東漢蔡邕所撰。現存介紹早期琴曲作品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著。原書已佚,經后人輯錄成書。包括有:詩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間雜歌二十多首。湘妃怨:湘妃的幽怨。樂府琴曲名。 (3)帝子:帝王的子女。特指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暮思:日暮的思念。傍晚的思念。嬋娟:姿態美好貌。形容月色明媚。指代明月或月光。千載:千年。載,年,歲。空:空有。蛾眉: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美女的代稱。指蛾眉月。弦月。彎月。 【同前】唐·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自解】唐:唐朝。李賀:字長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筠yún竹:斑竹。《博物志》:'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揮竹,竹盡斑。'秦娥:指秦地女子。古代歌女。王琦匯解:《方言》: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這里應隱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的典故。蓋:遮蓋。又遮蓋著。湘水:湘江水。一說‘江水’。蠻娘:指南方青年婦女。吟弄:吟詩弄簫。滿寒空:歌聲簫聲充滿寒冷的天空。九山:指九嶷山。九疑也,在零陵。舜崩,葬九疑山。又名蒼梧山。《山海經·海內經》:“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靜綠:到處都是綠竹。靜,應是秦地方言,‘盡是’之意。淚花紅:唯有淚花是紅的。泣血也。淚花,淚珠。湘妃之血淚也。離鸞別鳳:離去的鸞鳥和離別的鳳凰。比喻分離的配偶。煙梧:云煙環繞的梧桐樹。言竹梧皆能鳴鳳棲鸞。云煙縹緲的蒼梧山。喻舜死於蒼梧。巫云:巫山的云霧。指男女幽會。蜀雨:蜀地的雨水。喻男歡女愛。本髙唐巫山云雨事,此指二妃與舜之神靈往來也。遙相通:遙遠地相通。幽愁:憂愁;暗愁。秋氣:指秋日凄清、肅殺之氣。青楓:蒼翠的楓樹。杜甫句:'魂來楓林青。'涼夜:凄涼的夜晚。波間:波浪之間。吟古龍:古龍,老龍。龍鳴為吟。哀怨之感,猶江上之古龍吟也。此句增隱憂而動深思。 【湘妃怨】唐·孟郊 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積。萬里喪蛾眉,瀟湘水空碧。冥冥荒山下,古廟收貞魄。喬木深青春,清光滿瑤席。搴芳徒有薦,靈意殊脈脈。玉佩不可親,徘徊煙波夕。 【自解】湘妃怨:湘妃的幽怨。樂府琴曲名。唐:唐朝。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并于賈島齊名“郊寒島瘦”。南巡:虞舜死在南巡路上。帝子:帝王的子女。特指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逾:通“愈”。更加。蛾眉: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美女的代稱。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借指今湖南地區。空:空自。徒然,白白地。碧:青綠色。青白色,淺藍色。冥冥míng:形容高遠,深遠。渺茫貌。古廟:應指湘江邊上祭祀娥皇女英的黃陵廟。貞魄:貞潔的魂魄。猶忠魂。喬木:高大的樹木。《詩·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綠,故稱。清光:清美的風彩。多喻帝王的容顏。清亮的光輝。多指月光、燈光之類。瑤席:形容華美的席面,設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說指用瑤草編成的席子。美稱通常供坐臥之用的席子。搴芳:采摘花草。搴,<</SPAN>南方方言>拔取。徒有:徒然有。空有。薦:舉薦。進獻,祭獻。靈意:神靈的意思。湘妃之靈魂的意見。殊:很,甚。脈脈:形容藏在內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達情意的意思。隱晦不明。玉佩:亦作“玉珮”。古人佩掛的玉制裝飾品。徘徊:往返回旋;來回走動。煙波夕:煙霧籠罩的傍晚。 【同前】陳羽 二妃怨處云沈沈,二妃哭處湘水深。商人酒滴廟前草,蕭颯風生斑竹林。 【自解】陳羽:唐朝詩人。二妃:指湘妃娥皇女英。沈沈:沉沉。低而沉。湘水:湘江水。商人:販賣貨物的人。蕭颯xiāo sà:蕭條冷落;蕭索。還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稀疏;凄涼;斑竹:一種莖上有紫褐色斑點的竹子,也叫湘妃竹。《博物志》:'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揮竹,竹盡斑。' 【湘妃列女操】鮑溶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傷離。竹上淚跡生不盡,寄哀云和五十絲(1)。云和經奏鈞天曲,乍聽寶琴遙嗣續,三湘測測流急綠。秋夜露寒蜀帝飛,楓林月斜楚臣宿(2)。更疑川宮日黃昏,暗攜女手殷勤言,環珮玲瓏有無間(3)。終疑既遠雙悄悄,蒼梧舊云豈難召,老猿心寒不可嘯(4)。目眄眄兮意蹉跎,魂騰騰兮驚秋波。曲一盡兮憶再奏,眾弦不聲且如何(5)。 【自解】 (1)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相傳二妃沒于湘水,遂為湘水之神。列女:眾多女性。猶烈女。謂重義輕生、有節操的女子。操:操琴。彈奏。操練。彈奏古琴的一種方式。我認為柔弦為操。鮑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進士,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有虞:有虞氏。上古時代舜帝的部落名。這里指虞舜。夫人:帝王的妾。諸侯之妻。這里指虞舜的二妃娥皇女英。虞后:應指虞舜。夏朝稱王為后。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這里應指娥皇女英。傷離:為離別而感傷。寄哀:寄托哀思。云和:山名。古取所產之材以制作琴瑟。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稱。五十絲:指五十弦古琴。 (2)云和:山名。古取所產之材以制作琴瑟。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稱。經奏:已經奏響過。鈞天曲:指天宮音樂鈞天廣樂。亦省作鈞曲”。“乍聽:乍一聽。乍,忽然。猛然。寶琴:寶貝古琴。遙:遙遠。聲音延續很遠。嗣續:延續。子孫世代繼承;子孫繁衍。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晉陶潛《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湘,滔滔九江。”陶澍集注:“湘水發源會瀟水,謂之瀟湘;及至洞庭陵子口,會資江謂之資湘;又北與沅水會於湖中,謂之沅湘。”湖南湘鄉、湘潭、湘陰(或湘源),合稱三湘。測測:疾進貌。深貌。寒冷貌。流急綠:流淌著湍急的綠水。蜀帝:相傳蜀帝杜宇死,其魂化為杜鵑。后用以借指杜鵑。楓林:楓樹林。楓葉至秋而變紅,甚美。詩文中常以楓來表現秋色。楚臣:楚國的臣子。指屈原。 (3)更疑:更加疑慮。川宮:河川旁的宮殿。暗攜:悄悄牽攜著。女手:女子的手。殷勤言:深情周到地說著話。環珮:玉佩和玉環。玲瓏:玉聲;清越的聲音。有無間:(響聲)在有或無之間。 (4)終疑:最終懷疑。既遠:已經走遠。雙悄悄:雙方都靜悄悄無有聲息。蒼梧:蒼梧山。又名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虞舜死于此。豈:表示估計、推測。相當于也許、莫非。老猿:年老的猿猴。心寒:失望而痛心。嘯:動物拉長聲叫。 (5)眄眄:斜視貌。意:意念。意想。情意。蹉跎: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彷徨。騰騰:不停地翻騰。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憶:回想,想念。眾弦:眾位的琴弦。不聲:不出聲響。且:將要。又。如何:怎么辦。 【湘夫人】梁·沈約 瀟湘風已息,沅澧復安流。揚蛾一含睇,便娟好且修。捐玦置澧浦,解珮寄中洲。 【自解】湘夫人:《九歌》篇章之一。應指舜妃女英。梁:南朝梁。沈約: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借指今湖南地區。沅:沅江,發源于中國貴州省,流經湖南省入洞庭湖。澧lǐ:澧水,水名,在中國湖南省。復:又。重新。安流:舒緩平穩地流動。揚蛾:亦作“揚娥”。 指美女揚起娥眉的嬌態。含睇dì:含情而視。睇,微微地斜視貌。《楚辭·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睇,微眄貌也。言山鬼之狀,體含妙容,美目盼然。”便娟:輕盈美好貌。《楚辭·大招》:“豐肉微骨,體便娟只。”娟好:清秀美麗。修:善,美好。長。捐玦:捐棄玉玦。喻出會相愛者未遇因失望而捐棄信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置:放置在。澧浦:澧水的水邊。澧,澧水,水名,在中國湖南省。浦,水濱。江河與支流的匯合處。解珮:解下玉佩。寄:捎寄到。中洲:洲中。河中綠洲。《楚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王逸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同前】王僧孺 桂棟承薜帷,眇眇川之湄。白蘋徒可望,綠芷竟空滋。日暮思公子,銜意嘿無辭。 【自解】王僧孺:南朝梁詩人、駢文家。桂棟:桂木作的梁棟。多形容華麗的房屋。《楚辭·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兮橑,辛夷楣藥房。”承:承接。承載。薜帷:薜蘿做的帷幔。眇眇:瞇眼遠望貌。遼遠;高遠。應同‘渺渺’。川之湄:河川的岸邊。湄,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魚子的別名。晉崔豹《古今注·魚蟲》:“魭子,一名魚子,好羣浮水上,曰白萍。”徒:徒然,枉然。綠芷:綠色的白芷草。竟:竟然。空滋:空自滋長。白白地滋長。日暮:傍晚;天色晚。公子:稱富貴人家的子弟。古代稱諸侯之庶子,以別于世子,亦泛稱諸侯之子。諸侯之女亦稱公子。銜意:口含著心意情感。嘿:嘿然無語。無辭:無有言辭。 【同前】唐·鄒紹先 楓葉下秋渚,二妃愁渡湘。疑山空杳藹,何處望君王。日落水云里,油油心自傷。 【自解】唐:唐朝。鄒紹先:唐朝詩人。據考證擅長繪畫書法。工書,筆格堅勁,甚有古風。秋渚:秋天的水中小洲。二妃:指湘妃娥皇女英。渡湘:渡過湘江。疑山:應是指九嶷山。空:空自。白白地。杳藹yǎo ǎi:亦作“杳靄” “窅藹”。云霧飄緲貌。茂盛貌。幽深渺茫貌。君王:指帝舜。水云: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水上方的云。指將要下雨的云。油油:流動貌。常形容云、水。憂思貌。 【同前】李頎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復愁。窅靄羅袂色,潺湲江水流。佳期來北渚,捐玦在芳洲。 【自解】李頎:唐代詩人。開元十三年中進士,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九嶷:九嶷山。虞舜埋葬之處。暮:晚。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晉陶潛《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湘,滔滔九江。”陶澍集注:“湘水發源會瀟水,謂之瀟湘;及至洞庭陵子口,會資江謂之資湘;又北與沅水會於湖中,謂之沅湘。”湖南湘鄉、湘潭、湘陰(或湘源),合稱三湘。復:重新。又。再次。窅靄yǎo ǎi:亦作“杳靄”。深遠貌;幽暗貌。羅袂mèi:絲羅的衣袖。亦指華麗的衣著。潺湲chányuán:水慢慢流動不斷的樣子。佳期:情人約會的日期、時間。美好的時光。多指同親友重晤或故地重游之期。北渚:北面的水邊。北面的水涯。捐玦:捐棄玉玦。喻出會相愛者未遇因失望而捐棄信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芳洲:芳草叢生的小洲。 【同前】郎士元 蛾眉對湘水,遙哭蒼梧間。萬乘既已歿,孤舟誰忍還。至今楚山上,猶有淚痕斑(1)。南有涔陽路,渺渺多新愁。昔神降回時,風波江上秋。彩云忽無處,碧水空安流(2)。 【自解】 (1)郎士元:唐代詩人。字君胄。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官至郢州刺史。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后有錢郎'之說。蛾眉: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美女的代稱。指娥皇女英。遙哭:遙遠地哭泣。蒼梧:蒼梧山。《山海經·海內經》:“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萬乘:萬輛兵車。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車萬乘,因以“萬乘”指天子。歿mò:死亡。終了。孤舟:孤獨的一葉小舟。忍還:忍心回還。猶有:仍有。淚痕斑:淚痕的斑點。帶淚痕的斑竹。 (2)涔陽:地名。胡渭《禹貢錐指》:《九歌》涔陽,(湖北)公安縣東南有涔陽鎮,即其地。《元豐九域志》:公安縣五鄉,涔陽、孱陵二鎮。《湖北通志》:涔陽鎮在縣南,以在涔陽之陽,故名。渺渺:幽遠貌;悠遠貌。微弱貌;藐小貌。昔神:昔日的神靈。降回:降臨回來。風波江上秋:風波的江面上已是秋天。彩云:彩色的云朵。無處:無處去。碧水:碧綠的江水。空:空自。徒然。安流:往哪里流淌。安穩流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