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玄 東晉五朝建立之后氏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大起來,開始侵擾東晉邊境。朝廷感到形勢嚴重,迫不得已選求文武良將,以加強北邊防務(wù)抵御前秦入侵。 于是謝玄拜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lǐng)廣陵相、監(jiān)江北諸軍事。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秦王苻堅命其子征南大將軍苻丕督率兵馬四路分進,會攻襄陽。次年二月秦軍攻陷襄陽,俘獲晉軍守將朱序。 與此同時,秦將彭超加緊圍攻彭城。謝玄奉命領(lǐng)兵萬余援彭城,他探知秦軍輜重存放在留城(江蘇沛縣東南),便揚言派兵攻取留城。彭超急忙率軍還保留城。謝 玄即命后將軍何謙領(lǐng)兵急馳彭城,解彭城之圍,接彭城守將戴遂,返回謝玄駐地。秦將彭超再回兵時,只占得一座空城。秦軍繼續(xù)南下,又攻占淮陰,留下邵保駐 守。 五月,秦軍占領(lǐng)盱眙,并以六萬人攻下晉幽州刺史田洛駐守的江北要鎮(zhèn)三阿(江蘇高郵西北)。晉軍驚散潰敗,東晉門戶大開,形勢十分危急。 于是謝玄奉命率“北府兵”二萬余人自廣陵援救三阿。謝玄軍進至白馬塘,俱難派部將都顏率騎兵迎擊晉軍,交戰(zhàn)于塘西,晉軍陣斬都顏。謝玄揮兵進至三阿城 下,與圍城的彭超,俱難所率秦軍展開大戰(zhàn)。秦軍大敗,彭超、俱難“相率北走,僅以身免”。晉軍趁勢收復(fù)了淮北地區(qū)。但東晉朝廷還是下令晉軍南撤,放棄彭 城,下邳二地。謝玄回到廣陵,進號冠軍將軍,加領(lǐng)徐州刺史,封東興縣侯。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秦王苻堅決定征調(diào)金國兵馬,大舉伐晉。苻堅親率大軍從長安出發(fā)“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苻堅抵達項城,苻融進至潁口(安徽壽縣西南正陽關(guān)潁水入淮河處)。 東晉命尚書仆射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率領(lǐng)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部共八萬兵馬前往迎敵,又命龍驤將軍胡彬率水軍五千救援壽陽。謝玄 受命后對如何以僅僅八萬之兵抵御秦軍百萬之眾,心中沒有把握。他特意去向主持朝政的叔父宰相謝安請教御秦方略。謝安未告之任何方略,卻召集謝玄及親朋子侄 郊游,并約謝玄下棋,似乎并無敵情,至夜方回。最后僅以“各當其任”四字為勉。 十月,苻融前鋒部隊攻克壽陽,慕容垂則進占鄖城(湖北 安陸)。晉援軍胡彬退保硤石(安徽風(fēng)臺西南)。苻融進兵圍攻硤石,同時派梁成率軍五萬駐守洛澗(安徽懷遠西南),以遏止晉軍救援。梁成曾屢敗晉軍,所以謝 石、謝玄等在離洛澗二十五里處扎下營寨,不敢輕進。胡彬軍糧草將盡,遣使密告謝石,信使為秦軍所獲。苻融得知晉軍糧盡后,飛報苻堅:敵少易擒,只恐逃走, 宜速進兵。苻堅得報后,將大軍留置項城,自率輕騎八千,兼程趕赴壽陽。 苻堅欲依仗秦軍聲勢,迫使晉軍不戰(zhàn)而降,命原晉襄陽守將朱序為 使巨前往勸降。朱序來到晉軍營中,秕下對謝石、謝玄等說:“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 也。”謝石得知苻堅已到壽陽,畏懼而不愿出戰(zhàn)。謝琰則力勸謝石聽從朱序之言。謝玄反復(fù)權(quán)衡利弊后,也贊同速戰(zhàn)。 十一月,謝玄派遣廣陵相劉牢之率北府精兵五千,夜渡洛澗奇襲秦將梁成軍壘,斬殺梁成,王顯等十將,秦軍驚潰。劉牢之斷敵歸津,縱兵追擊,秦軍敗逃無路,爭赴淮水,死傷近半。謝石、謝玄乘勢指揮晉軍水陸繼進,扎營于壽陽城外,八公山下。 苻堅得知晉軍臨近,登城觀望,見東晉兵馬強悍,部隊嚴整,又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繁多,也以為都是晉兵,便對苻融說:“此亦勁敵,何謂弱也?”開始顯出畏懼之色。 秦軍張蠔迎戰(zhàn)晉軍謝石部,謝石兵敗。謝玄、謝琰率本部兵馬,嚴陣以待。張蠔見無機可乘,退過淝水,臨水列陣。謝玄因秦軍陣逼淝水,無法強渡,又恐秦軍主 力到來,難以相爭,思慮良久定下決心,遣使致書苻融:“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zhàn)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 乎。”秦軍諸將都認為: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苻堅卻說:令軍少退,待晉兵半渡。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殺,必勝無疑。苻融也同意此計, 于是下令臨水列陣的秦軍向后退卻。 秦軍一退,陣勢混亂,兵將不知所以然,朱序等東晉降將又在陣后大呼:“秦兵敗矣!”秦軍兵馬愈發(fā)退 而不止。謝玄親率謝琰、桓伊等精兵八千,涉渡淝水,直沖秦陣。苻融見秦軍陣容已亂,急馳入陣中,想指揮秦兵停止退卻,反擊晉軍,不料乘馬在亂軍中摔倒,晉 兵沖到,殺死苻融。秦軍失去前線統(tǒng)帥,大敗奔逃,“自相蹈藉技術(shù)死者不可勝計,淝水為之不流”。“其走者聞風(fēng)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謝玄 揮兵追擊,直至青崗(安徽壽縣西北),秦軍潰逃途中,“草行露宿,重以饑餓,死者什七八。”苻堅身中流矢,單騎奔向淮北。晉軍獲得苻堅所乘云母車和堆積如 山的軍資器械及騾馬十余萬。晉軍收復(fù)壽陽,朱序等將也同歸東晉,朝廷派遣殿中將軍慰勞,給謝玄進號前將軍、假節(jié),謝玄固讓不受。 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安向朝廷提出,宜乘苻堅喪敗的時機,出兵北上伐秦,開始中原,以圖恢復(fù)舊部基業(yè)。 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八月,東晉命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率豫州刺史桓石等部兵馬沿渦河,潁河北進伐秦。謝玄兵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趙遷聞風(fēng) 喪膽,放棄彭城逃走。謝玄率軍進駐彭城后,派彭城內(nèi)史劉牢之領(lǐng)兵攻打駐守鄄城的秦兗州刺史張崇,張崇敗走。晉軍占領(lǐng)鄄城,河南城堡紛紛前來歸附,兗州很快 全部平定。謝玄又采用督護聞人的建議,分水修堤,疏通河道,解決了北伐軍糧的運輸問題。 十月,謝玄命陰陵太守高素領(lǐng)兵攻秦青州(山東 益邵),晉軍進至瑯,秦青州刺史朗歸降。謝玄乘勢揮兵進伐冀州(河北冀縣),分遣諸將攻占要地。劉牢之攻占(山東茌平西南),濟陽太守郭滿攻占滑臺(河南 滑縣東),奮武將軍顏雄渡河立營。苻堅之子苻丕派部將桑據(jù)屯兵黎陽,謝玄命猛將劉襲領(lǐng)兵乘夜奔襲,大敗桑據(jù),攻克黎陽(河南浚縣北)。苻丕此時正在鄴城 (河北磁縣南)。被反秦復(fù)燕的慕容垂圍攻,無力抗晉,遣使請降。謝玄許降,此時晉軍聲威大震,三魏皆降。北伐晉軍已經(jīng)平定了兗青、司、豫四州之地,東晉加 封謝玄郡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 在謝玄統(tǒng)兵北伐接連取勝的同時,東晉朝廷內(nèi)部的斗爭又趨激烈,謝安受到會稽王司馬道子的排擠,自求北征,出鎮(zhèn)廣陵,不久病逝。司馬道子又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還”為名否定了謝玄鞏固北伐成果的規(guī)劃,削去謝玄的兵權(quán),命他回鎮(zhèn)淮陰。 謝玄功業(yè)不成,又遭排斥,心灰意冷,上書說:“追尋前事,可為寒心。臣之微身,復(fù)何足惜,區(qū)區(qū)血誠,憂國實深。”不久,謝玄在歸途中身染重病,后于太元十三年(公元387年)正月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贈為車騎將軍。 |
|
來自: liuhuirong > 《晉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