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去東北玩泥巴的印度人,為何總要包著頭… TunakTunakTun我在東北玩泥巴 來自軍武次位面 00:00 05:06 說起印度大家第一時間想到了什么?
是印象中“一觸即潰”、“戰(zhàn)五渣”的印度軍隊? ▲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 微笑面對被俘的印軍
還是寶萊塢的唱歌跳舞和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 ▲大叔和小鮮肉樣樣能演 感覺他除了女人沒有不能演的…
亦或者是各種開掛一樣的雜技或者火車掛票? ▲是時候祭出這張經(jīng)典的圖了!
甚至是城市牛皮癬上頻頻出現(xiàn)的印度神油…
好吧不管是那一個,當你想到印度的時候,他的形象一般都是這樣的:
▲印度前總理辛格 包著頭巾,留著連鬢胡的形象深入身心 這個造型經(jīng)典到可以當作印度名片了!
直到軍武菌看到這圖,發(fā)現(xiàn)印度人好像真的無法理解: ▲這是鋼盔?這是頭巾啊! 為毛總是包著個頭啊!!! ▲就是個簡化版的頭巾 拉鎖里裝鋼板…
其實許多朋友不知道,正是條長長的頭巾一直在推動著印度的發(fā)展:
▲印度人的本體是頭巾… 要不為什么上戰(zhàn)場都要戴著(誤)
印度人真的如此熱愛頭巾嗎?為什么我們熟悉的印度人都戴著頭巾呢?
其實戴頭巾的大都不是“印度人”!
很多人以為軍武菌又標題黨,剛說印度人上戰(zhàn)場都戴著頭巾,為啥又說戴頭巾的很多不是印度人呢? ▲頭巾也有很多包法啊~
這就要先從戴頭巾的這批人說起了!事實上,在印度,絕對大多多數(shù)有戴頭巾習慣的都是錫克人! ▲我們最常見的包法都是這樣的~ 據(jù)說這個頭巾有六米長! 錫克族(也叫旁遮普族)是印度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整個人口只占印度總人口的2%!其族人幾乎悉數(shù)信奉錫克教。而錫克教的戒律,就有戴頭巾這一項。 ▲錫克人在莫臥兒帝國和英國殖民時期 都有自己的國家叫:錫克帝國 所以他們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印度人
教律之所以讓戴頭巾,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教律中的另一條:錫克教男性教徒終生不得修剪頭發(fā)和胡須! ▲軍武菌試了試 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捆的喘不過氣了… 要知道,印度地區(qū)是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十分的炎熱。扎上頭巾不僅顯得整齊美觀,而且冬天保暖,夏天還吸汗。 ▲錫克族的長老才能戴的大頭巾 老人家夏天您真的不熱么…
但是宗教事務畢竟不是兒戲,據(jù)說錫克人必須365天每天纏著頭巾(當然也有在家就不纏頭巾的…)
▲游戲《刺客信條》中的杜利鋪·辛格 維多利亞時期錫克帝國扣在英國手中的人質 雖有英國貴族的待遇但卻毫無實權
如果你認為這樣戒律十分反人類,那么看看下面這幾條戒律:
不得使用興奮品:使用酒精、毒品、煙草或者其他能夠讓人興奮的物品都是被禁止的。
不得通奸:在錫克教中,配偶之間必須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始終保持忠誠。
不得采取非家庭導向的生活方式:錫克教徒被要求不要成為隱士、乞丐、瑜伽士、修行者、出家人(修士/修女)或是獨身者。錫克人不向乞丐施舍。不允許看見教友落魄而淪為乞丐。(總之就是要互幫互助)
不得獻祭活人。
不得發(fā)表無謂的言論:吹牛、說謊、誹謗、背后中傷等,都是不被允許的。
沒有神權階層:錫克教并沒有教職人員。(神父牧師什么的都沒有!)
不得沉迷物質:在錫克教中,對于物質財富的過度沉迷不被提倡。
不得盲目精神崇拜:迷信和盲從的儀式都不應當進行或效仿,包括朝圣行為、禁食以及凈化儀式。
看了這幾條軍武菌不禁大呼:這不就是我國人們印象中絕對的居家好男人么?! ▲講道理!真心是模范丈夫!
這些嚴格的規(guī)定使得錫克人幾乎都具備嚴于律己、忠貞不二、團結友愛、不慕榮利的高尚人格! ▲我們看的到印度軍人 很多都是錫克人!
在環(huán)境相對“臟亂差”的印度,高尚的錫克人只占國民總量的2%,堪稱“印度人中的極品!” ▲錫克人也具有尚武傳統(tǒng) 圖為錫克騎兵
世界戰(zhàn)場哪都有他!為何錫克人總能代表印度人?
相信看到這又有朋友要問了:既然只有2%,那為什么我們見到的印度人(特別是印度軍人)很多都愛戴著頭巾呢? ▲后來錫克騎兵變成 北非戰(zhàn)場上的錫克坦克兵…
事實上,印度有90%的人都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中的忠實信徒也是要戴頭巾的。只不過近幾十年隨著世俗化進程的推進,戴頭巾的越來越少,以至于現(xiàn)在幾乎見不到了。也就是說,還是有一些印度教的教徒堅持戴頭巾! ▲不留大胡子頭巾纏的“亂” 一般都是印度教教徒
假如說你是一名負責征兵的軍官,看到上面的錫克教戒律你會怎么想?
▲錫人問號… 臥槽,這錫克人個個都是好兵苗子啊!不僅沒有什么飲食戒律,而且吃喝嫖賭樣樣不沾!而且沒有定期的禮拜!這尼瑪簡直是給根頭巾就能上戰(zhàn)場嗷嗷叫啊!這種兵得多省心啊!
▲現(xiàn)在美軍中也有錫克士兵 這數(shù)碼迷彩頭巾真的太出戲了! 在前幾天的推文中,軍武菌已經(jīng)跟大家詳細敘述過,印度士兵總是作為雇傭兵加入各種勢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 二戰(zhàn)中印度在搗鼓什么?英日德意四國都有印度士兵在作戰(zhàn)! 從另一個角度講,各國軍隊也都愿意接納作風較為優(yōu)良的錫克人當雇傭兵。(只不過戰(zhàn)斗力不怎么樣就是了…) ▲英國皇家衛(wèi)隊的第一位錫克人! 也是唯一一個不戴熊皮帽的衛(wèi)隊成員 但是這眼神…真的有在好好站崗么?
紅頭阿三!被人罵了你都不知道!
除此之外,還有朋友問軍武菌:雖然一直三哥、三哥的叫著,但是為什么印度人要被稱為阿三呢? ▲因為雜技玩的好嗎? ▲還是因為日常開掛? 不好意思…最早被叫成阿三的還是錫克人!而原因就是他們被英國人抓去上海,當了租借的巡捕(警察)! ▲二戰(zhàn)時期上海租界的印度巡捕
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就喜歡讓嚴于律己的錫克人當警察,這一習慣就順理成章的沿用到了英國人在上海的租界。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上海公共租界里充滿了各個西方帝國的巡捕。但是最特別的無疑是印度來的英國巡捕!他們頭上的大紅頭巾無疑是上海街頭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阿三的來源說法有很多,但都與印度巡捕有關!
那個年代,租界一般管警察叫阿Sir,但是上海人講著講著就講成了阿三…紅色頭巾的阿Sir是從印度來的…所以就叫紅頭阿三。 ▲其實香港也有… 鮮艷的大紅頭巾
阿三在上海話中含有貶義,叫巡捕阿三和叫警匪片中叫警察條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巡捕、印度巡捕、英國巡捕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上海公共租界的標志: ▲上海公共租界的旗幟
巡捕的制服上帶著租界的徽章,這個徽標是由各個殖民國的國旗組成的,樣式像是“三道杠”。也有一種說法是在上海人的眼中,印度巡捕的地位低于西捕和華捕,位列第三位。因此,阿三可能是當?shù)鼐用駥ρ膊兜膽蚍Q。然而租界早已不在,阿三卻長久流傳… ▲租界巡捕的徽章 遠看就是三道杠
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雖然印度是否還會進一步激化領土爭端還未可知,但是對潛在的對手一定要提早進行必要的調查和了解! ▲講道理,我懷疑印度的 頭巾全是Made In China… ▲面對印度軍隊我們還是 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軍武菌覺得,只有了解他,摸透他,熟悉他,真正運籌帷幄之中,才能決勝千里之外! 最后,為大家推薦一部印度電影,《我的個神啊》(《PK》)。該片由阿米爾·汗主演。用荒誕的手法,以外星人的視角,對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展開了深度的探討。而且全稱爆笑高能!或許是近幾年軍武菌看過最具深度的喜劇片了吧~ 想要觀看的朋友請自行百度搜索,或者去愛奇藝免費觀看~ 新品限時折扣,新人進店有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