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在家里使用頻率最高的,除了床,可能就是衛生間了。衛生間是否干凈舒適除了影響居住質量,還會影響健康!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在衛生間的健康隱患,看起來干凈,沒有異味就可以了嗎? 垃圾桶特別容易藏污納垢,每天都被細菌、病毒、霉菌包圍著,從而污染室內環境,特別是衛生間里的垃圾桶,由于衛生間比較潮濕,含有大量有害細菌,且細菌繁殖速度相對較快。 【建議】衛生間盡量放帶蓋的垃圾桶。
霉菌最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而被浴簾遮住的地方正是它最喜歡的地方。所以,洗澡后最好拉開浴簾,打開排氣扇,讓它可以通風換氣,保持干燥。 長期不清洗的浴簾也是儲存真菌霉菌的場所,和皮膚接觸后可能就會誘發感染。霉菌孢子通常無法通過肉眼看到,如果你在浴簾上看到黑點,甚至黑塊,說明已經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的孢子聚集。 【建議】定期更換浴簾,或者用漂白劑擦拭其表面,去除霉菌。
有些人喜歡在衛生間放置各種香型的除味劑,雖然掩蓋了異味,但這些香味都是化學合成物,長期吸收很可能不利于身體健康。 【建議】衛生間盡量不要放除味劑,如想祛除異味,可經常開窗或打開排氣扇。 洗手池一般都在抽水馬桶旁邊。研究發現,水沖馬桶會讓病菌病毒污染的水花濺起來,在衛生間的空中漂浮至少兩個小時后才落在物體表面,包括牙刷表面。 【建議】 ① 把牙刷放在遠離馬桶的空氣流通干燥處,或者放在衛生間帶門的櫥柜里。 ② 家中每個人的牙刷要垂直放置在自己獨立的杯子中,牙刷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以免傳播細菌。 ③ 定期清洗牙刷。先用水徹底地將牙刷沖洗干凈,然后放入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半個小時即可。即使做到定期清潔牙刷,也要至少3個月換一次才行! ④ 每隔幾周要用稀釋的過氧化氫溶液徹底清洗杯子,包括杯底。
潮濕的毛巾、浴球也是細菌和霉菌聚集的極佳場所,洗澡時用它,極易導致皮膚痤瘡等問題。
【建議】最好不要使用浴球,如果一定要用,確保使用后用燙水消毒,然后在衛生間以外的通風處徹底晾干,每3個月至少更換一次。
有些人喜歡把洗衣液、消毒水等清潔用品放在衛生間,但是衛生間往往比較狹窄,空氣不流通,當這些清潔用品蒸發后,衛生間內可能會積聚大量有害氣體,不利于身體健康。
【建議】最好把清潔用品放在除衛生間外的通風好的地方。 喜歡用肥皂的人也要注意,用完肥皂后,不完全晾干就放回肥皂盒,濕漉漉的肥皂和肥皂盒會成為細菌生長的培養皿。
【建議】最好用洗手液代替肥皂。如果一定要用,也應該完全控干水分后再放回肥皂盒。不要多人共用一塊肥皂,以免細菌傳播。 可能很多人認為:衛生間門最好開著,通風好,不臭。
事實上,衛生間的門平時最好關著!衛生間里的濁氣應該排到外界的大環境中,而不是居室的小環境。 衛生間如果經常開著門,會讓整個居室環境受到污染。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濁氣環境中,會在無形中傷害機體的陽氣,久而久之可能帶來呼吸道、皮膚疾病等致病危險。 正確的通風方法:關上門、打開窗。讓衛生間進行外部通風,而非內部通風。
如果你家的衛生間沒有窗戶,那么首先一定要安裝一個功率大、性能好的排氣扇,在如廁時不僅要全程開著排氣扇,上完廁所最好再多開一會兒,盡量把濁氣排出衛生間。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說沖馬桶時要蓋上蓋子,如果不蓋上馬桶蓋,沖水時會把臟東西也帶到衛生間里污染環境。那么蓋上蓋子沖水真的比開著蓋子沖水更衛生嗎? 這個實驗能告訴你真相…… ↓↓↓ 糾結蓋或者不蓋,還不如堅持每周定期清洗馬桶和馬桶圈,而不要等到馬桶出現污漬后再動手。 上面的實驗中也發現,剛沖完馬桶,衛生間內在0.5米~1米的范圍內細菌數量是最多的。由于排風扇的作用,細菌在衛生間中的分布呈啞鈴狀,導致細菌在馬桶上方和接近天花板的區域一樣增多。因此,除了保持常清潔衛生間的好習慣,我們還應該做到以下這些,來減少細菌侵害的風險。
大家都用馬桶刷清潔馬桶,卻忽略了馬桶刷的衛生問題,其實清潔馬桶刷也十分簡單。 【方法】先用水將使用后的馬桶刷沖洗一遍,然后用濃度為75%的酒精進行消毒后晾干,再用熱水將馬桶刷徹底地殺菌并清洗干凈。 馬桶吸盤其實是非常好的疏通工具,但是它的細菌含量也不可小覷,所以要格外注意它的衛生問題。
【方法】先往馬桶吸盤上,噴灑一些濃度為75%的酒精進行消毒,接著用熱水將它徹底地沖洗干凈就可以了。 生活中的“硬水”含有大量的鈣離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堆積成團,特別是浴室的蓮蓬頭,用時間長了出水量越來越小。
【方法】用塑料袋裝上半包白醋,然后將裝有白醋的塑料袋整個套在蓮蓬頭上用皮筋綁緊,一個晚上就可以將蓮蓬頭里面的碳酸鈣化解掉。嫌麻煩的直接把蓮蓬頭取下泡醋里過一個小時,效果也很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