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蘇武作為漢朝使臣,為了漢匈兩族的和好,出使匈奴,因事被無端牽連,卻威武不屈,困苦不移。這種崇高的氣節換來的卻是長期監禁。 北海牧羊 兩千多年前的北海,還是未開發的處女地。這里人煙稀少,荒涼寒冷。蘇武是見于記錄的第一個常居于此,并從事生產的人。冬去春來,蘇武在這里苦苦熬過了 19個年頭。雖然“使節”上的毛羽被風雪吹打光了,但蘇武懷念祖國的心情卻絲毫沒有動搖。他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還時常想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使節”給 他以鼓舞和力量。他堅信,總有一天漢匈兩族會和好,自己會帶著“使節”回到漢朝。 艱苦的牧羊生活開始了。這對蘇武來說,既是意志的磨煉,又是氣節的考驗。他只身孤影,成天跟羊群為伍。糧食不夠吃,經常忍饑挨餓,過著非人的生活。尤其是到了冬天,只好去挖野老鼠,用老鼠洞里的草籽充饑。 盡管生活極端困苦,環境異常惡劣,但是他的那根旌節從不離手,就連晚上睡覺也把它緊緊地樓在懷里,他總想著有一天,他能夠拿著旌節回到自己的國家。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了。蘇武歷盡艱難困苦,飽經雨露風霜,頭上的白發越添越多,使節上的穗穗卻越來越少,但是蘇武的意志卻更加堅強。 有一天,草原上人喧馬叫,充滿了生氣,孤獨的蘇武也高興起來了。原來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見到了蘇武。此時,蘇武能夠結網、紡絲繩和矯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歡他,經常給他衣服食物。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又過了三年,於靬王得了病,擔心蘇武生活無著落,使派人送給他一批馬匹牛羊,以及帳篷等生活用品。后來,於靬王死了,他的部屬也遷到別處去了,丁零人又 偷走了他的牛羊,蘇武從此更加孤單。他望著凋零的野草,南飛的大燕,想到他的家鄉和親人,想到日夜懷念的漢朝,不禁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一天,蘇武正在放牧,已降匈奴的漢將李陵來到北海,見到蘇武,于是擺灑奏樂,款待蘇武。席間,他大勸蘇武投降歸于匈奴,蘇武又堅定地拒絕了李陵的勸說, 他為李陵的變節投降感到十分痛心和憎恨。面對著荒涼的草原,雖然受盡了千辛萬苦,但是懷念起遠在幾千里外的祖國,他下定決心,即使不能回到祖國而死匈奴, 也決不能投降敵人。蘇武懷念著故鄉,撫摸著逐漸變白的頭發,決心更加堅定了。 榮歸故里 漢武帝時期,漢朝統治者跟匈奴貴族之間,兩國接連打了幾十年的仗,兩國都打疲了,特別是匈奴多次受到漢朝軍隊的退擊,死傷很多,極其感到戰爭的痛苦。由于長期作戰,漢朝也國庫空虛,費用耗竭。這樣,厭惡戰爭,渴望和平安定,成了人們的普遍愿望。 公元前87年,漢武帝死了,漢昭帝即位。 這時,匈奴且鞮侯單于已經去世。到漢昭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八五年(始元二年),壺衍鞮單于即位。他是在匈奴貴族爭權奪利的斗爭中繼位的,于是匈奴內部又面臨著分裂的危險。所以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意愿。 匈奴單于剛一即位,就向漢朝使者暗示,要求同漢朝相親。到公元前八一年(始元二年),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向單于要求放還蘇武,單于說,蘇武早就死 了。這件事被常惠知道了,等以后漢朝使者又來到匈奴時,就跟看守人員一塊兒,抓住時機,在一天晚上偷偷去見漢朝的使者,告訴他蘇武并沒有死,還在北海牧 羊。還給漢朝使者出了個主意。 第二天,漢朝使者去會見匈奴單于,再次要求送回蘇武等人。單于還是一口咬定蘇武已經死了,漢朝使者按照 常惠的計策,微微一笑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獵,射下一只大雁,足上系著蘇武的書信,信中說他還在北海牧羊,說明他在某地草澤中,蘇武明明還活著嘛。”單 于大吃一驚,一邊聽,一邊看他身邊的大臣,只得道歉,說:“蘇武確實還活著。” 消息傳到北海,蘇武高興得真是難以形容,他本來以為只會死在匈奴,沒有回漢朝的希望了。這可喜的消息,好像就是對他堅貞不屈的一種報償。 匈奴單于為了表示友好,便答應了漢使的要求,決定讓蘇武等人回漢朝。李陵知道了這事,特地來為蘇武送行,李陵為自己投降于匈奴感到羞愧凄慘。 蘇武回到單于的王庭,單于還把蘇武以前率帶到匈奴的隨從人員召集過來交給漢使。蘇武出使時,才四十歲,正是壯年,現在已經是一個六十歲的老人了。隨著蘇 武出使的一百多人,死的死降的降,這時只剩下九個人了。蘇武見了這些飽經艱難的老伙伴,又是歡喜,又是悲傷。從出使到回國整整是十九年,能夠活著回去,真 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公元前八一年(始元六年)春,惠風和煦,陽光明媚。離別漢朝十九年的蘇武披著滿頭銀發,手里拿著光禿禿的“漢節” 回到了盼望已久的長安,重新看到了故鄉的大好河山和秀麗景色。漢昭帝為了表示蘇武的功勞,任命他為典屬國(專門掌管外交事務的官名),蘇武把漢朝政府的賞 賜部分給自己的親友故舊,自己仍舊過著簡樸的生活,一直活到八十多歲。 這樣,蘇武從公元前100年出使,到回來時已經過了整整十九 年,受盡了苦難折磨,盡管敵人威脅利誘,但他始終沒有向匈奴屈服,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因而受到廣大人民的尊敬,他的事跡一直在民間廣泛地傳誦著。蘇武 的事跡距離現在已經二千多年了,但是直到今天,蘇武還是我們很熟悉的歷史人物;他的事跡曾經被編成了戲劇,寫成了歌曲。蘇武這個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光輝形 象,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上。 他的愛國宣言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后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以死報國,至死不渝地忠于祖國,這是蘇武愛國主義思想境界。今天,我們每個中國人,也應該以蘇武的愛國精神激勵和鞭策自己,用我們當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的強盛和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 |
|
來自: liuhuirong > 《秦漢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