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信,很多人第一印象會想到秦末漢初的淮陰侯韓信,但事實上,秦末漢初同時存在兩個韓信——既除了韓信以外,還存在一個韓王信。
韓王信本名也叫韓信,之所以叫韓王信,是后世史官為了和淮陰侯韓信做出區分,而給出的稱呼。
這兩個韓信,可以套用一句唐詩來形容: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韓信出身貧苦,這從“一飯之恩”的典故中可以看出來,一個基本生活都沒保障的人,其出身可想而知。
而韓王信出身能高一些——他是韓宣王的孫子,算起來也是個貴族,可惜,韓王信偏偏趕上韓國被秦國滅亡的歲月,撈到了一個破落貴族的頭銜——破落貴族嘛!雖然比韓信能好些,但終究比起祖宗發達的歲月,要差遠了。
可以說秦滅六國,如同孫悟空對妖怪打下了一記金箍棒,將韓王信和窮小子韓信基本上打到了同一個起點。
和韓信一樣,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韓王信利用自己舊貴族身份參與復辟活動,很快撈到了一官半職,之后在楚漢相爭末期,又被劉邦封為韓王——一時間,有兩個都叫韓信的西漢王爺,也稱得上歷史上的一個奇觀。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漢朝天下穩定下來,對于一些對大漢王朝統治不利的因素——比如一些異姓王爺,則成了讓劉邦急于消滅的因素。
不論是韓信還是韓王信,都在讓劉邦感到不安的范圍內。
韓王信的封地——潁川,戰略位置太重要了,于是,劉邦把他的封地改到了今天山西省北部一帶——當時剛好匈奴崛起,韓王信的封地,便成了抵御匈奴的最前沿。
當時的匈奴處于最鼎盛的狀態,韓王信哪里是匈奴的對手?自此,韓王信就過上了雞犬不寧的生活,而由于韓王信經常由于不是匈奴對手的因素而和匈奴和談,因此引起了漢高祖的猜忌——為此,劉邦還派人去質問韓王信。
韓王信擔心劉邦會對自己下毒手,于是索性投靠了匈奴人,并積極給匈奴人出謀劃策,商討對付漢朝的辦法,并且參與對漢朝的戰爭。最終,韓王信也在和漢軍交戰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