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悖論研究》 作者:陳波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悖論起源很早,如古希臘的“說謊者悖論”、中國的“白馬非馬”說等。歷史上,眾多的哲學家、數學家對悖論進行了探索,帶給他們成功的快樂和失敗的苦痛,并且不斷推進了人類智慧的進展,引發哲學和數學的革命。悖論之所以存在的深層原因,還在于人類思維深處的矛盾和裂隙,在對悖論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我們不斷攀升人類智慧的高度。 藝術史:《再讀睢陽五老》 編者:上海博物館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睢陽五老圖》是北宋時期畫作。所謂“五老”,是指杜衍、王渙、畢世長、馮平、朱貫,皆大宋朝中重臣,辭官后寓居南京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頤養天年。該畫是一部國寶級畫作。本書收入靳尚誼、呂勝中、徐冰、呂澎、尹吉男等當代藝術家對自己藝術創作中傳統與創新的闡釋的文章,各自提供40幅作品,充分展示各自對藝術的理解。 歷史:《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研究》 作者:高曄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頗具知名度,緣于其狄公案系列小說的創作及對中國古代性文化的開拓性研究。但高氏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更廣。本書致力于對高羅佩生平經歷、漢學研究、小說創作、藏品藏書的綜合研究,在詳實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文學、史學、語言學、藝術學、文獻學等學科知識,深入考察高羅佩推動華風西被的諸多貢獻。 社會學:《攀登勞累爾山》 作者:(美)梅西等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對埃塞爾·勞倫斯家園——勞雷爾山決議產生的一個住房開發項目——進行了系統的評估。作者們評估了這個項目的影響,揭示了被社會科學家稱為居民區效應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居民區可以形塑居民的生活軌跡。本書證明修建保障性住房項目是達致整合及改善窮人生活狀況的有效的、劃算的途徑,這種途徑成本合理,且對社區整體沒有負面影響。 小說:《大街》 作者:(美)辛克萊·路易斯 出版:漓江出版社 主人公卡羅爾是個女文青,大學畢業后嫁給鄉鎮醫生肯尼科特,隨夫來到囊地鼠草原鎮。在試圖改革重建的道路上,卡羅爾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特別是小鎮上流社會保守勢力的反對。深感孤獨的卡羅爾選擇逃離“大街”前往華盛頓獨自謀生,卻在兩年后不得不重回丈夫身邊,因為華盛頓不過是放大的囊地鼠草原鎮,是另一條“大街”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