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第七款規定: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免征增值稅。我開了一個服裝店,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由于要重新裝修,現在將原來的四個櫥窗模特銷售給另外一個服裝店,是不是可以不征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六條第七款規定: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免征增值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所稱自己使用過的物品,是指其他個人自己使用過的物品。即,僅指自然人自己使用過的物品,銷售時免征增值稅。個體工商戶不屬于自然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能免征增值稅,必須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活動(★★★) (一)詢問 | 詢問管理層、治理層相關業務人員、法律顧問、內部審計人員等 | (二) 評價舞弊風險因素 | 1.實施舞弊的動機或壓力。 2.實施舞弊的機會。 3.為舞弊行為尋找借口的能力。俗稱“舞弊三角” | (三) 實施分析程序 | 分析比率和趨勢(包括與收入賬戶有關的關系) | (四) 考慮其他信息 | 項目組內部的討論、客戶承接或續約過程以及向被審計單位提供其他服務所獲得的 經驗。 | (五) 組織項目組討論 | 討論內容: 1.項目組成員認為財務報表易于發生由于舞弊導致重大錯報方式和領域、管理層 可能編制和隱瞞虛假財務報告的方式以及侵占資產的方式等; 2.可能表明管理層操縱利潤的跡象,以及管理層可能采取的導致虛假財務報告的 利潤操縱手段; 3.已知悉的對被審計單位產生影響的外部和內部因素,這些因素可能產生舞弊動 機或壓力、可能提供舞弊機會、可能表明存在為舞弊行為尋找借口的文化或環境; 4.對接觸現金或其他易被侵占資產的員工,管理層對其實施監督的情況; 5.注意到的管理層或員工在行為或生活方式上出現的異常或無法解釋的變化; 6.強調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對由于舞弊導致重大錯報的可能性保持適當關注的重要 性。 7.遇到的哪些情形可能表明存在舞弊; 8.如何使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增加不可預見性; 9.為應對由于舞弊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可能性而選擇實施的審計程序,以及特 定類型審計程序是否比其他程序更為有效; 10.注冊會計師注意到的舞弊指控; 11.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 |
舞弊風 險因素 | 細類 | 舞弊風險因素具體示例 | 1. 實施舞弊 的動機或 壓力 | 財務穩定性或盈利 能力受到經濟環境、 行業狀況或被審計 單位經營情況的 | 競爭激烈或市場飽和,且伴隨利潤率的下降。 難以應對技術變革、產品過時、利潤率調整等因素的急劇變化。 客戶需求大幅下降,所在行業或總體經濟環境中經營失敗的情況增多 經營虧損使被審計單位可能破產、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或遭惡意收購 在財務報表顯示盈利或利潤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 常出現負數或經營活動不能產生現金流入 高速增長或具有異常的盈利能力,特別是在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時 新發布會計準則、法律法規或監管要求 |
| 管理層為滿足第三 方要求或預期而承 受了過度的壓力 | 投資分析師、機構投資者、重要債權人或其他外部人士對盈利能力或增 長趨勢存在預期(特別是過分激進或不切實際的預期) 需要進行額外的舉債或權益融資以保持競爭力,包括為重大研發項目或 資本性支出融資 滿足交易所的上市要求、償債要求或其他債務合同要求的能力弱 報告較差財務成果將對正在進行的重大交易產生可察覺的或實際的不 利影響 | 管理層和治理層的 個人財務狀況受到 被審計單位財務業 績的影響 | 在被審計單位中擁有重大經濟利益 個人為被審計單位的債務提供擔保 其報酬中有相當一部分(如獎金、股票期權、基于盈利能力的支付計劃) 取決于被審計單位能否實現激進的目標(股價、經營成果、財務狀況或 現金流量方面) | 管理層和治理層受 到更高級管理層或 治理層對財務指標 或經營指標過高要 求的壓力 | 治理層為管理層設定了過高的銷售業績或盈利能力等激勵指標 | 2.實施舞弊 的機會 | 被審計單位所在行 業或其業務的性質 為編制虛假財務報 告提供了機會 | 從事超過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或者與未經審計或由其他會 計師事務所審計的關聯企業進行重大交易 資產、負債、收入或費用建立在重大估計的基礎上,這些估計涉及主觀 判斷或不確定性,難以印證 從事重大、異常或高度復雜的交易(特別是臨近期末發生的復雜交易, 對該交易是否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處理存在疑問) 利用商業中介,而此項安排似乎不具有明確的商業目的 | 組織結構復雜或不 穩定 | 難以確定對被審計單位持有控制性權益的組織或個人 組織結構過于復雜,存在異常的法律實體或管理層級 高級管理人員、法律顧問或治理層頻繁更換 | 對管理層的監督失 效 | 管理層由一人或少數人控制,且缺乏補償性控制 治理層對財務報告過程和內部控制實施的監督無效 | 內部控制要素存在 缺陷 | 對控制的監督不充分,包括自動化控制以及針對中期財務報告的控制 由于會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或信息技術人員不能勝任而頻繁更換 會計系統和信息系統無效,包括內部控制存在值得關注的缺陷的情況 | 3. 為舞弊行 為尋找借 口的能力 | 管理層態度不端或 缺乏誠信 | 管理層未能有效傳遞、執行、支持或貫徹被審計單位的價值觀或道德標 準,或傳遞了不適當的價值觀或道德標準 非財務管理人員過度參與或過于關注會計政策的選擇或重大會計估計 的確定 被審計單位、高級管理人員或治理層存在違反證券法或其他法律法規的 歷史記錄,或由于舞弊或違反法律法規而被指控 管理層過于關注保持或提高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價格或利潤趨勢 管理層沒有及時糾正已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管理層總是試圖基于重要性原則解釋處于臨界水平或不適當的會計處 理 為避稅的目的,管理層表現出有意通過不適當的方法使報告利潤最小化 | 管理層與現任注冊 會計師之間關系緊 | 在會計、審計或報告上經常與現任或前任注冊會計師產生爭議 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不合理要求,如對完成審計工作或出具審計報告提出 |
| 張 | 不合理的時間限制 對注冊會計師接觸某些人員、信息或治理層進行有效溝通施加不適當的 限制 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表現出盛氣凌人的態度,特別的是試圖影響注冊會 計師的工作范圍,或影響對執行審計業務的人員或被咨詢人員的選擇和 保持 |
【例題 單選題】下列舞弊風險因素中,與實施舞弊的動機或壓力相關的是( )。(2015 年)A.組織結構過于復雜,存在異常的法律實體或管理層級 B.非財務管理人員過度參與會計政策的選擇或重大會計估計的確定 C.職責分離或獨立審核不充分 D.管理層在被審計單位中擁有重大經濟利益【答案】D【解析】選項 A 選項 C 均屬于舞弊的“機會”,選項 B 屬于舞弊的“態度或借口”。【例題 單選題】下列程序中,通常不用于評估舞弊風險的是( )。 A.詢問治理層、管理層和內部審計人員 B.考慮在客戶接受或保持過程中獲取的信息C.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 D.組織項目組內部討論【答案】C【解析】選項 C:實質性分析用于風險應對,分析程序才是評估風險程序。 【例題 多選題】下列舞弊風險因素中,與編制虛假財務報告相關的有( )。(2015 年) A.利用商業中介進行交易,但缺乏明顯的商業理由 B.在非所有者管理的主體中,管理層由一人或少數人控制,且缺乏補償性控制 C.對高級管理人員支出的監督不足D.會計系統和信息系統無效【答案】ABD【解析】選項 A 和選項 B 屬于與編制虛假財務報告相關的“機會”因素;選項 C 屬于與侵占資產相關 的“機會”因素;選項 D 屬于與編制虛假財務報告相關的“機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