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是食品藥品監管的前沿陣地,被榮譽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主要負責對本轄區內的食品、保健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進行日常巡查和監督管理。所以說,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是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最重要的保障機構,其自身能力建設的好與差,在一定程度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成與敗。 經調查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現面臨諸多困境與問題,現狀令人堪憂,前景不容樂觀,亟待加強和改進。 一、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基本現狀 自從2015年開始實行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以來,全國各地幾乎都按照一鄉一所的模式建立了食品藥品基層監督所。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人員大都是從工商、質監等部門劃轉過來的,隊伍整體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比較突出,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足10%。各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無獨立辦公場所,其辦公用房一般為兩間,皆由當地鄉鎮(街道)統籌解決;其辦公經費來源渠道各不相同,有的納入政府財政預算按人頭拔給,有的由縣鄉兩級財政共同負擔,普遍存在辦公經費短缺的問題;其辦公設備基本上都配備了電腦,大都分還配有打印機、復印機,有的還配有傳真機、電話機、照相機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絕大部分沒有配備執法車輛外。 二、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面臨的困境 一是人手不夠。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肩負食品流通、餐飲經營、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藥店診所、醫療器械、保健品、化妝品、農村群體性聚餐等行業和領域的監管職責,監管對象點多、面廣、量大,監管任務十分繁重,加上屬于食藥監局和鄉鎮雙重管理,還需要承擔局里各業務科室交辦的工作任務,諸如填報各種統計報表、撰寫各類工作總結等,還需要參加當地鄉鎮安排的中心工作或重點工作,比如防汛抗旱、救災搶險、征地拆遷、民調走訪等;而大部分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只配備了二三名工作人員,顯然是力不從心,手忙腳亂,疲于應付。象湖南省冷水江市布溪街道辦事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的監管對象有400多家,而至今卻只有兩名監管員,即便是白加黑、五加二式的加班加點干,也難以做到監管全覆蓋;該市金竹山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現只有所長一名“光桿司令”,連出去檢查須有兩名以上執法人員的基本資格都不具有,甭說如何履行好什么監管職責了。 二是經費短缺。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工作經費普遍嚴重不足,致使一些工作不能正常運行。有的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成立后,上面沒有拔過工作經費,基層監管人員叫苦連天、怨聲載道,導致有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消極怠工。 三是裝備落伍。參照全國各地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應配備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有傳真機、電話等業務通訊網絡設備;有照相機、攝像機、錄音筆等執法取證設備;有便攜式農藥殘留速測儀、肉類分水測試儀、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保健食品和藥品安全快速檢測箱、電子天平、食品粉碎機、微型離心機、紫外線照度儀等檢驗檢測設備;有必要的交通工具。然而,大多數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裝備卻相差甚遠,使得基層執法監管缺乏技術手段支撐,工作不能做到全面、及時、有效,不適應新形勢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需要,不利于及時排除各類食品藥品安全隱患。 三、加強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建設的建議 一要加強業務培訓。在充實基層監管力量的同時,采取集中培訓、短期輪訓、脫產學習、跟班學習等多種途徑,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熟悉市場經濟理論和食品藥品法律法規,業務精、懂法律,具有公仆意識和勤政廉政的專業化食品藥品監管干部隊伍,以適應新時期對食品藥品監管干部的新要求。 二要加強經費保障。將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運行經費統一納入縣市區政府財政預算,拔足辦公經費,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追加抽檢經費、稽查辦案經費等,建立常態化的經費保障機制,使基層所的工作能夠正常運轉。 三要加強裝備建設。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離不開必要的裝備保障,建議各級政府協調解決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辦公設備、檢驗設備,以及執法車輛,充分發揮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作用,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