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召開市政府第163次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成都市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送審稿)》已被住建部批復,擇日將正式實施。方案顯示,到2017年年底,成都將組建或改建3至4家國有住房租賃公司,到2020年,培育和發展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不低于50家。 國有住房租賃公司將如何組建?主要干什么? 方案提出,成都市屬國有住房租賃公司將新組建或依托現有國有企業組建,主要開展租賃住房、人才公寓的建設和運營。 成都將逐步將現有政府投資和管理的公共租賃住房和國有住房租賃企業建設和運營的租賃住房、人才公寓,交由住房租賃企業管理,支持企業向機構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力爭到2020年,培育和發展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不低于50家。 成都還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新建、配建租賃住房,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紀機構、物業服務企業拓展住房租賃業務。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已具備使用條件的自持住房,開展住房租賃業務。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住房租賃企業合作,建立開發與租賃一體化的運作模式。為鼓勵企業開展租賃,稅收方面將給予優惠,成都將對依法登記備案的住房租賃企業、機構和個人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支持。 租賃住房房源來自哪兒? 成都市房管局相關人士表示,成都將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房源。 一是通過國有公司新建一批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租賃住房,保障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居住需求; 二是通過開發企業配建租賃住房、住房租賃企業依法合規改建存量住房等渠道增加房源供給,保障市民的住房租賃需求; 三是加快政策性保障型公租房建設,保障困難群眾的住房租賃需求。 遇到租賃糾紛怎么辦? 方案顯示,成都要在全市統一的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中,建立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及從業人員等各類住房租賃市場主體的信用管理體系,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通過多部門信息共享,在成都信用網公示,形成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市房管局表示,成都將在在現有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賬戶下開設住房租賃押金監管子賬戶,分賬核算專款專用,避免隨意克扣押金的行為,維護租賃雙方合法權益,“租賃當事人可自愿選擇住房租賃押金監管服務,減少租賃糾紛的產生”。 業內人士怎么看?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租賃試點的啟動速度超乎尋常,從另外一方面顯示了政府對發展租房的決心。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于租賃市場來說,后續其他城市跟進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無論是此前的12個城市,還是其他重點二三線城市,基本上都有類似政策跟進的可能。租賃市場的發展,從邏輯上說會增加供應,有助于降低租金,當然實際上也要看具體租賃背后的福利配套和租賃的發展情況。 對于類似城市來說,發展租賃市場尤其是類似落戶的內容,屬于比較受關注的點。預計此前住建部提及的12個重點城市都會陸續出臺細則性內容。而且從實際情況看,對于此類市場來說,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對于租賃市場全面發展的導向。 此外,租房落戶預計后續會在兩個領域有突破口,第一是人才公寓,第二是自持型公寓項目,這兩點會帶來很多新的市場機會,或者說容易實現這個目標。對于房東私人房源則相對推進是不容易的。對于房價來說,若租賃市場強勁,那么房價的上漲態勢也會容易受到抑制。 對于租房者來說,后續關鍵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是居住本身的問題,第二是住得更好的問題,類似提供停車位和各類社區配套。第三是福利性問題,類似入學教育醫療等問題。 而現在從廣州的租賃市場政策以及上海近期自持型用地來看,國有住房租賃企業的培育節奏在加快。對于此類國有住房租賃企業來說,政治屬性也有助于其開展業務投資。而且很多國有企業當前的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總體上符合房企積極轉型的導向。從后續此類企業的發展來看,積極承擔社會房源收儲和社會租賃業務開展,是一個大的趨勢,當然也不排除會不斷吸引各類機構投資和個人投資資金介入,這會帶來此類地產業務的快速發展。但類似企業也要不斷在經營效率上做鉆研,這樣才可以培育一個更健康和持續的租賃發展模式。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加強租賃市場,培育租賃需求,有利于房價的穩定,將是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方面,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推進租賃市場發展的行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