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秋 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立秋 8月7日 一年24個節氣,每個節氣15天前后。我國將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象作相應,叫“候應”。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詩《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里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span> 節氣民俗 曬秋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為“最美中國符號”。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精神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精神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 “ 早臥早起,與雞具興 ” 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 “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精神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里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腭,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復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精神調養|起居調養|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梢娝嵛妒諗糠螝猓廖栋l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傊?,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節令美食
原料:白果150 g,枝竹150 g,冬瓜300 g,鮮活老鴨1只,芡實15 g,嫩生姜2片,陳皮少許,鹽少許。 做法:將白果去殼,放入開水中汆燙至熟,撈出晾涼后去衣、心,備用;枝竹、芡實、冬瓜分別用清水洗凈,用清水分別泡發枝竹、陳皮,枝竹切成段,冬瓜切成段備用;將老鴨宰殺后去除鴨毛、內臟、尾部,斬成塊,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將鴨塊、白果、枝竹段、冬瓜塊、芡實、姜片、陳皮一起放入瓦堡內,倒入適量清水,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3~4小時,直至鴨肉熟爛。 功效:清熱祛火、除煩潤燥,滋養津液,適用于口干舌燥的人食用。 詳細了解:配料『芡實』(點擊進入) 秋季氣候干燥涼爽,津液易傷,宜予平補,宜采用生津養陰、潤膚的中藥。常用的藥物有麥冬、沙參、白芍、百合、熟地、當歸、桑葚、菊花等。肺燥咳嗽者,還宜選用甜杏仁、川貝母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1、傳統中藥飲片、中藥代煎、中藥配方顆粒 大比武,中藥調理你如何選擇? ...... ◆中◆藥◆通◆ 「優質中藥在中藥通」 品質最優 | 品種最齊 | 劑量準確 | 價格適中 | 配送及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