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修真 云柯道人 各位善信:前面貧道講了“皈依三寶”后信徒就成為了“道教居士。”即居家修道者。那么如何成為一名出家道士呢?一位信徒、或道教居士如果發(fā)自內(nèi)心想出家修真,自然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古圣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作為。歷代祖師鼓勵真正放下名利牽纏、紅塵愛欲,而矢志不渝的為了脫生死,出離輪回,慕道修真的人。同時也教誡沒有此志愿的人,勸其及早還家,不要寄食教門而造罪加倍。所以教內(nèi)也有這么一句話:寧勸十人還俗,不勸一人出家。就是因為怕人們對出家動機不明、無有追求神仙的志愿,徒受了“十方供養(yǎng)”而造下了罪過。那到底是出家好還是在家好呢?這要看個人的福德因緣和價值取向。出家人要成道首先要償還“十方供養(yǎng)”的恩德。在家人成道之前就不用償還“十方供養(yǎng)”的恩德。對出家有四種人,第一種人身心俱出家;第二種人心出家,身未出家;第三種人身出家,心未出家;第四種人,身心俱不出家。所以你們要想出家就得發(fā)身心俱出家的志愿,如果實在做不到就發(fā)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志愿(道教居士即是)。千萬不要身心俱不出家,祖師說:這種人是地獄種子,敗教魔軍,兩只角可有可無,一條尾千定萬定。下面貧道講講出家的利益。 出家修真有什么利益呢?往圣先賢為了這個信仰而不懈追求,即使今生不能成道,也發(fā)愿來生為人再繼續(xù)修而直至了達(dá)。出家修真廣義上的利益就是通過修煉而得道,成道而為神仙。那么神仙為什么值得人們這么不懈的追求呢? 出家修真能得大長壽,健康長壽是人類從古至今的不懈追求。《尚書》上就把長壽列為“五福”之首。道教認(rèn)為:“生,道之別體也,”只有活著才是最快樂的事。道教的重生、貴生思想無不貫穿于整個道教思想精神中。道教創(chuàng)教前有關(guān)道教信仰的內(nèi)容也無不打著貴生、重生的深深烙印。而神仙所具備的特性之一就是“老而不死”。道教的養(yǎng)生理論認(rèn)為:人只要修道就能“長生久視”,人之所以不長壽是因為人的貪欲耗盡了自己本來純和的元氣。黃帝問道于神仙廣成子的時候,廣成子修身一千二百歲,形未常衰。而達(dá)到這個狀態(tài)的秘法即廣成子對黃帝所說的話:“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毋勞汝形,毋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這段經(jīng)文出自《南華真經(jīng)·在宥》,廣成子向黃帝傳授了長生之道,修仙之法。我們?nèi)绻苷諒V 成子所說去做也可得到長生,至少健康長壽是絕對沒問題的。道教的養(yǎng)生法門無論是從哪個門進去,都能使人得大長壽。悟真紫陽真人曾說:“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yù)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里已眠尸。妻財拋下君非有,罪業(yè)將行難自欺。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更愚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修道能使我們得長壽,雖年老而體不衰,何樂而不為之。 出家修真能得大智慧,人之所以為三才之靈,就是因為人比其它各種動物更具智慧。我們本來先天的智慧是無窮廣大的,但因為后天的紅塵的污染,使我們本具靈明的智能受到了閉塞。而執(zhí)著于萬物的末,不能把握事物的本,使自己很煩惱,不知所措,而不能應(yīng)對于萬物的復(fù)雜多變而產(chǎn)生了各種災(zāi)難。太上老君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這里的“常”就是根本,“明”就是智慧,沒有智慧的造作就會帶來災(zāi)難。修道能使我們返回先天樸真的狀態(tài),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產(chǎn)生大智慧力而伏諸魔(即解決人世的紛繁復(fù)雜)。出家修真能得大神通。所謂神通,即人具有了廣大的法力。這種法力按太上老君所說是“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這三句經(jīng)語老君是描述道的,說“道”雖然看不見、聽不見,但道的神功妙用(神通)是無窮廣大的。我們通過修煉就能得到大神通。《南華真經(jīng)·逍遙游》上說:“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南華真經(jīng)·齊物論》上又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fēng)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于已,而況利害之端乎!”這兩段經(jīng)文說的都是有了神通以后的狀態(tài)。而要想得到神通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道。這兩段經(jīng)文如果用《心印經(jīng)》上的經(jīng)語來說就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也就是煉就了“金剛不壞”之體了。因為有了神通人就能脫離輪回而常侍天尊,獲得長久的逍遙和快樂。祖師說:一人得道,九族升天。自己的祖先親人因為自己成道的功德也都得度了。修道的利益妙不可言,要想得到切身的體會,還需要自己如法的修持。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這也是歷代修道者多如牛毛而得到者少如麟角的原因。只要真誠修道沒有一個不成功的。 那么具備什么樣條件的人可以出家修真呢? 首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仰,要有追求成神仙的志愿。其次要有一顆愛教護道之心,以自己的智慧學(xué)修來宏揚道教。再者須要放下名利、愛欲牽纏。此等為修道之障礙,修道之士以清靜身心為根本,以柔弱為用,以謙和為常,以自然無為作處事之原則,以尊道貴德為根本信仰,以修道養(yǎng)德作修身之規(guī)范,以得道成仙為最高追求。 今政通人和,教門大開,但道教界人才還是普遍匱乏,因此需要有志于道教事業(yè)的知識青年投入教門,來踐行道教信仰,來弘揚華夏文化,以利于家、國、社會、世界。貧道最后以邱祖的話給大家提出希望:有志誠者,可以深入;無宿緣者,不如速退。聰明達(dá)人,仔細(xì)思之,今生錯過,大道難遇也。出家修真是無上光榮的事。有幅對聯(lián)說的好:古來名哲崇黃老;天下隱賢多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