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總神道,實際上是明朝定都北京后第一個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的神道,而后來修的陵墓的神道(多數(shù)已經看不出來)均與此相通,故被稱為總神道。這與清東陵的總神道是順治皇帝的孝陵神道,是一樣的。神道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00多年后,又有增加。
從南到北,石牌坊、大宮門(也叫大紅門,兩側有上下馬石碑)、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七孔橋等建筑依次排列著,氣勢恢宏。景區(qū)里,從碑亭到龍鳳門這一段,是神道的核心,尤其石雕部分,雕工精美,藝術價值極高。
碑亭,全稱是長陵神功圣德碑亭
文臣和勛臣,好像沒什么區(qū)別,不過勛臣是這里特有的。衣服的褶皺和胡須,都清晰可見。
龍鳳門。由四根石柱構成三個門洞,門柱類似華表,柱上有云板、異獸。在三個門額枋上的中央部分,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因而該門又稱“火焰牌坊”。
從南走到北,還得走回去,好在并沒有多遠;)
最后,上一張總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