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Review 胸腺瘤的WHO分類(2015): A型:少見類型,包括不典型A型胸腺瘤 AB型:最常見或次常見 B1型:少見類型 B2型:最常見或次常見 B3型: 胸腺癌:預后取決病理類型、分期、分級 胸腺神經內分泌癌 胸腺瘤CT診斷: 位于前縱隔,心包旁、頸根部可見 常偏側性生長(8/66為中心性),呈半球狀 外緣光整或可見分葉 長徑5-10cm,大于15cm罕見(1/66)。(Jung 8例侵襲性胸腺瘤,最大者8.8cm。) 大多數密度均勻,少數(較大的腫瘤或侵襲性)可出現小片狀的低密度區
30歲前診斷胸腺瘤應慎重 前縱隔大腫塊診斷胸腺瘤應慎重,常為淋巴瘤 A型很少伴重癥肌無力,B2、B3常見 低密度的線樣分隔具有特征性,CT提示AB型,其次A型 實質內鈣化提示為AB型及以上,微鈣化主見于B2、B3 A型邊緣光整,B1、B2、B3邊緣分葉常見 胸膜轉移及積液提示B2、B3型,心包腔內軟組織影提示B3型 初診時無縱隔淋巴結轉移(0/66),幾不侵犯縱隔血管(1/66),肺及遠處轉移罕見(1/66) 版權申明: 本平臺為胸科醫學交流平臺,歡迎分享,轉載需經作者及本平臺同意,必須注明出處”來源于胸科之窗”,未經許可嚴禁用于各類出版物及其它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