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物體或系統的動量、沖量,必須首先注意到其方向性;而動量變化指末、初動量之差。又,動量變化等于其合外力的沖量,即動量定理。本文討論動量變化與動量定理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應用。 一、破解依據 欲解決此類問題,歸納以下幾條依據: ㈠動量和沖量 ⑴大小: ㈡動量定理(應用僅限一維情形) ⑴大小: ㈢坐標正方向的選取:⑴初速度方向;⑵或合外力方向。 二、精選例題 [例題1](07廣東物理) 機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軌道做勻加速運動,所受的阻力始終不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機車輸出功率逐漸增大 B.機車輸出功率不變 C.在任意兩相等時間內,機車動能變化相等 D.在任意兩相等時間內,機車動量變化大小相等
[例題2] (06江蘇物理) 一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沿水平方向推該物體,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位移相等 B.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相等 C.F對物體做的功相等 D.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相等
[例題3] A a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等 B a與b同時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等 C a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相等 D b比a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等
[例題4] (06全國Ⅰ)一位質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向上起跳,經Δt時間,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 ) A.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Δ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 B.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Δ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 C.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地面對他做的功為 D.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Δ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
A.400N B.600N C.800N D.1000N
[例題6](07重慶) 為估算池中睡蓮葉面承受出滴撞擊產生的平均壓強,小明在雨天將一圓柱形水杯置于露臺,測得1小時內杯中水上升了45 mm.查詢得知,當時雨滴豎直下落速度約為12 m/s.據此估算該壓強約為(設雨滴撞擊睡蓮后無反彈,不計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為1×103 kg/m3)( ) A.0.15 Pa B.0.54 Pa C.1.5 Pa D.5.4 Pa
[例題7](07北京) 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絕緣面上有一帶電小滑塊。開始時滑塊靜止。若在滑塊所在空間加一水平勻強電場 A. C.
A. [解析]選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顯見,物體所受重力為mg,,結合圖示數據,并應用動量定理 A. B. C. D. 比較以上數據可知,速度 [例題9](03上海)一個質量為0.3kg的彈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墻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運動,反彈后的速度大小與磁撞前相同,則碰撞前后小球速度變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過程中墻對小球做功的大小W為 ( ) A.△v=0 B.△v=12m/s C.W=0 D.W=10.8J
[例題10] (04廣東)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
[例題11] (08全國Ⅰ)圖—12中滑塊和小球的質量均為m,滑塊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導軌上自由滑動,小球與滑塊上的懸點O由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輕繩長為l1,開始時,輕繩處于水平拉直狀態,小球和滑塊均靜止。現將小球由靜止釋放,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滑塊剛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質的固定擋板粘住,在極短的時間內速度減為零,小球繼續向左擺動,當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60°時小球達到最高點。求
(2)小球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繩的拉力對小球做功的大小。
(1)繩拉斷后瞬間B的速度vB的大小; (2)繩子拉斷過程中對B的沖量I的大小; (3)繩拉斷過程繩對A所做的功W.
[例題13] (05天津)如圖所示,質量mA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為0.24,木板右端放著質量mB為1.0kg的小物塊B(視為質點),它們均處于靜止狀態。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s的瞬時沖量I作用開始運動,當小物塊滑離木板時,木板的動能EM為8.0J,小物塊的動能為0.50J,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⑴瞬時沖量作用結束時木板的速度v0; ⑵木板的長度L。
[例題14] (02全國)蹦床是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上蹦跳、翻滾并做各種空中動作的運動項目。一個質量為60kg的運動員,從離水平網面3.2m高處自由下落,著網后沿豎直方向蹦回到離水平網面5.0m高處。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為1.2s。若把在這段時間內網對運動員的作用力當作恒力處理,求此力的大小。
[例題15] (04天津)質量
[例題16](02廣東)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
[例題18](04全國Ⅲ) 柴油打樁機重錘的質量為m,錘在樁帽以上高度為h處(如圖1)從靜止開始沿豎直軌道自由落下,打在質量為M(包括樁帽)的鋼筋混凝土樁子上。同時,柴油燃燒,產生猛烈推力,錘和樁分離,這一過程的時間極短。隨后,樁在泥土中向下移動一距離l。已知錘反跳后到達最高點時,錘與已停下的樁幅之間的距離也為h(如圖2)。已知m=1.0×103kg,M=2.0×103kg,h=2.0m,l=0.20m,重力加速度g=10m/s2,混合物的質量不計。設樁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泥土對樁的作用力F是恒力,求此力的大小。
三、參考答案 ⒈AD ⒉D ⒊A ⒋B ⒌A ⒍B ⒎C ⒏C ⒐BC ⒑[解析]小球在碰撞斜面前做平拋運動.設剛要碰撞斜面時小球速度為
碰撞過程中,小球速度由 由①、②得
⒒[解析]⑴小球第一次到達最低點時,滑快和小球的速度分別為v1和v 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小球由最低點向左擺動到最高點,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聯立①②兩式得: v1=v2= 設所求的擋板阻力對滑塊的沖量為I,規定動量方向向右為正,由動量定理可得 從而求出 ⑵小球從開始釋放到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設繩對小球的拉力做的功為W,由動能定理得
聯立③⑤式,可以求出 即繩對小球的拉力做的功大小為 ⒓[解析] (1)設B在繩被拉斷后瞬間的速度為vB,到達C時的速度為vC,有 代入數據得 vB=5m/s (2)設彈簧恢復到自然長度時B的速度為v1,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有 代入數據得 I=-4N·s,其大小為4N·s (3)設繩斷后A的速度為vA,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有 代入數據得 W=8J ⒔[解析](1)設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有 I=mAv0 代入數據解得 v0=3.0m/s (2)設A對B、B對A、C對A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FAB、FBA和FCA,B在A上滑行的時間為t,B離開A時A和B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有 -(FBA+FCA)t=mAvA-mAv0 FABt=mBvB 其中 FAB=FBA FCA=μ(mA+mB)g 設A、B相對于C的位移大小分別為sA和sB,有 -(FBA+FCA)sA=mAvA2-mAv02 FABsB=EkB 動量與動能之間的關系為 mAvA= mBvB= 木板A的長度L=sA-sB;代入數據解得 L=0.50m
⒕[解析] 首先,將運動員看作質量為m的質點,從h1高處下落,剛接觸網時速度的大小 v1= 彈跳后到達的高度為h2,剛離網時速度的大小 v2= 顯然,其速度的改變量為 Δv=v1+v2(向上) ③ 以a表示加速度,Δt表示接觸時間,則 Δv=aΔt ④ 然后,接觸過程中運動員受到向上的彈力F和向下的重力mg。由牛頓第二定律, F-mg=ma ⑤ 由以上五式,代入數據得解得 F=mg+m ⒖[解析]首先, 設撤去力F前物塊的位移為
對撤去力F后物塊滑動過程,應用動量定理得
然后,由運動學公式,可得
對物塊運動的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則有
由以上各式,代入數據得
⒗[解析] 小球在碰撞斜面前做平拋運動.設剛要碰撞斜面時小球速度為
碰撞過程中,小球速度由
由①、②得
⒘[解析]解法一: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為v。 由功能關系得
以沿斜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
設碰撞后小物塊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h’,則
同理,有 式中,v’為小物塊再次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I’為再次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式中
總沖量為
由
代入數據得
解法二: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小物塊受到重力,斜面對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小物塊向下運動的加速度為a,依牛頓第二定律得 設小物塊與擋板碰撞前的速度為v,則
以沿斜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為
由①②③式得
設小物塊碰撞后沿斜面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 依牛頓第二定律有 小物塊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為
由②⑤⑥式得 式中
由④⑦⑧式得 以下同“解法一”。 ⒙[解析] 錘自由下落,碰樁前速度v1向下,
碰后,已知錘上升高度為(h-l),故剛碰后向上的速度為
設碰后樁的速度為V,方向向下,由動量守恒,
樁下降的過程中,根據功能關系,
由①、②、③、④式得
|
|
來自: sdweifeng > 《高中物理思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