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富》雜志發布了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連續14年增長,以115家居于世界第二,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首次入榜。
基于易觀發布的企業數字用戶資產榜及企業財報、公開數據,易觀整合制作了這份《2017世界500強中國企業數字用戶資產榜》。
(本榜單數據來源于易觀千帆、企業財報、公開數據)
榜單解讀:
世界500強榜單,多年來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重要標準。而新興的數字用戶資產榜,則是對企業在互聯網化運營過程中對數字用戶全盤管理和全面把控的實力排名。數字用戶資產的獲取、保值、增值是未來所有企業需要面臨的共同功課。
下面我們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中國部分企業數字用戶資產進行解讀(本文所指用戶規模數據僅包含廠商中國業務部分)。
1.Top榜企業數量領域分布不均,金融企業占據多達18家
在行業分布上,金融類企業18家,居于各領域之首;制造企業7家,地產6家、能源5家,居于第二方陣;通信、互聯網各3家,農業、建筑和零售各1家。
2.金融類企業數字資產普遍表現較好,但內部差異明顯
銀行業依靠金融理財及存儲信貸業務,在積累用戶數據及移動端轉化方面有先天優勢,用戶數字規模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很明顯。用戶數據資產榜前面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均進入世界五百強利潤榜前五。
銀行業內部同樣差異明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具有線下網點規模和政策上的優勢,再通過銀行的移動應用,將用戶從線下轉化到線上,所以在用戶數字表現上明顯遙遙領先,均進入千萬規模俱樂部。
銀行和保險的傳統業務在用戶數據積累上具有先發優勢,實現互聯網工具化后,線上用戶數字資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目前看來,保險業用戶在數字資產上發展參差不齊,既有超過千萬用戶規模的中國人壽,也有不足兩萬規模的國泰人壽。
平安集團業務涉足保險、銀行和投資等,多元化發展戰略得以多渠道獲取數字用戶;招商銀行作為國內第六大銀行,憑借在用戶運營上的良好口碑,也為其贏得了超過3000萬數字用戶規模。
3.能源、地產搶抓用戶數據資產,就是搶抓未來競爭先機
在世界500強營收榜上,除了蟬聯第一名的沃爾瑪,Top5里中國企業占據3席,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分列第2、3、4位。能源作為國家戰略基礎,其強勢地位不言而喻,而且在世界五百強排名表現上看,也具有頭部地位的明顯優勢。
但從數字資產榜中,我們可以看到能源企業數字用戶積累普遍偏低,雖然目前看來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不高,但隨著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智能化和便利化的不斷改造,在數字用戶積累上將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地產類企業用戶數字資產在0.7到139.3萬規模不等,數據規??傮w偏低,像華潤這樣排進世界百強的企業,在數字用戶資產上不足兩萬;萬達涉足文娛、商業地產及電商等領域,在大眾消費覆蓋面涉足更廣,相應用戶數據表現也更好。
能源、地產作為國民剛需,雖然目前看來數字化轉型迫切性不強,但是本身行業內部之間也還存在著用戶搶奪和市場競爭,誰具有更全面的用戶數據資源,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4.制造業面向移動終端、大眾消費的民營企業表現更佳
像華為、聯想等IT制造企業,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數字化基因,在互聯網應用和數據運營發面,已經走在行業前面。所以,我們會看到它們的數字用戶規模表現更好,特別是華為,憑借豐富的通訊產業生態特別是全球領先的移動終端出貨量,其數字用戶規模將很快達到2億。
而聯想作為傳統桌面公辦電腦制造商,在移動終端上表現并不佳,由此可見,即使同樣是IT制造,主攻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對應設備的,在數字用戶積累上,也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差異,面向移動化用戶的企業在數字資產上獲取相對更容易。
電器制造,上榜的僅美的一家,電器企業的智能化速度更快,對數字用戶積累也相應較高。而且,電器作為中端的大眾消費品,對粉絲的轉化能力和運營能力也相應較高。
汽車制造,最終也是面向大眾消費市場,也將逐漸像電器消費一樣普及,對于在產品研發、數字用戶培養及品牌粉絲的維護上,汽車廠商也應該像其他制造業一樣,在用戶數字資產不斷加大投入。
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汽車制造,上榜的四家廠商用戶數字資產差異明顯,吉利過百萬,上汽38.6萬,而北汽和東風不足一萬。營收表現上,東風位列世界五百強第68名,但數字用戶表現上僅有0.2萬,而民營的吉利在車型研發及營銷推廣上,以更高的靈活性積累起豐厚的用戶數字資產。
5. 互聯網、通訊運營商數字資產靠前,但呈現行業流動趨勢
作為基礎設施的網絡提供商,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數字用戶積累,在過去很長時間,都具有天時地利之便。其中移動用戶又超過電信和聯通用戶總和。
但互聯網的發展早就從網絡供應到流量入口的階段,在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市場話語權逐漸旁落到超級APP和移動門戶等互聯網企業身上。
雖然互聯網企業僅3家,而且騰訊和阿里還是今年新入榜世界五百強,但在用戶數字資產積累上,騰訊和阿里一躍成為中國的數字資產榜前兩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500強企業里僅有6家互聯網企業上榜,中國和美國各占3家。美國的是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中國的則是京東、騰訊和阿里巴巴。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對內在用戶數字規模上的絕對優勢,還是對外在全球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地位,騰訊、阿里和京東,都代表著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也正是這三家企業,立足互聯網社交和電商,積累起上億級龐大的用戶數字資產規模,并切實轉變成有形的企業市場價值,另外還有從傳統零售成功實現互聯網轉型的蘇寧云商,它們都代表了中國的全球性企業新的產生模式。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數據成為世界范圍內經濟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中國企業正在進行急劇規?;ヂ摼W轉型。
互聯網是工具,大數據就是其血液。易觀曾提出,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互聯網企業,我們今天也看到,整個中國產業經濟轉型都“入網上線”,依托網絡的高效便捷謀求更大的發展。
今天,數字化的企業,用戶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易觀又提出,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數字企業,數據作為基礎能源,已經開始應用于主要產業領域,如我們熟知的互聯網和交通物流領域。
數據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聯性,揭示數據的“資產”或“負債”屬性,能使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數據有更直觀的感受,逐漸養成企業通過依據數據來作理性判斷的決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