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龍虎紋青銅尊
龍虎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出土于阜南縣。它體形高大,口沿廣闊,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徑45厘米,重約20公斤。鑄工極精,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腹部以三道扉棱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圈足平雕饕餮紋飾,饕餮紋也稱獸面紋。這種紋樣象征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兇獸饕餮的面形。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盠青銅駒尊
盠青銅駒尊于1955年出土于陜西郿縣李村,為西周時期的盛酒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戰國欒書缶
欒書缶戰國時期的盛酒或盛水器,長期以來學術界一般將“欒書”青銅缶作為春秋中期晉國的器物來看待,視之為一件極具史料價值的珍貴文物,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春秋 犧形銅尊
犧形銅尊于1956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為春秋時期的酒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鴨尊
鴨尊于1955年出土于遼寧省凌源市,為西周時期的盛酒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 婦好青銅鸮尊
婦好青銅鸮尊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是中國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后母辛青銅觥
后母辛青銅觥,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為商后期的盛酒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作冊般青銅黿
作冊般青銅黿是一件珍奇的晚商青銅器。器作黿(爬形動物,外形像龜)形,爬行狀,伸頭,尾左偏,四足外露,爪下各有一方鈕作為支撐足。頸側及蓋上插有四箭:左肩部1支,背甲左部2支、右后部1支。皆為箭射入黿體后露出的箭羽部分。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凸目銅面具
凸目銅面具于1987年出土于四川省廣漢縣三星堆,為商至蜀時期的祭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獸面紋銅鉞
獸面紋銅鉞于1965年出土于山東省益都市(今青州市)蘇埠屯,為殷商時期的兵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于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原稱“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 大盂鼎
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傳清道光年間出土于陜西省郿縣,在1951年潘達于先生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其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頌壺
頌壺為西周時期的盛酒器,青銅禮器中的壺自商至春秋、戰國,一脈沿續,制作未曾中斷過。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 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只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并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乳丁紋青銅方鼎
乳丁紋青銅方鼎于1974年出土于河南鄭州杜嶺,是目前已發現的商代前期青銅器中體積最大的。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婦好青銅三聯甗
婦好青銅三聯甗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是目前所見到的惟一的這種復合炊具。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婦好銅方斝
婦好銅方斝是盛酒器或溫酒器,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婦好青銅偶方彝
婦好青銅偶方彝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為商后期的青銅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象紋銅鐃
象紋銅鐃,商代的打擊樂器。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子龍鼎
子龍鼎傳20世紀20年代出土于河南輝縣。為商代末期的文物。其造型雄偉,是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的,而且鑄造精細。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早期青銅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雙獸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與天亡簋相似,為典型的西周早期風格。簋腹和方座飾有饕餮紋、夔紋,圈足飾有夔紋、云雷紋。腹內底部有銘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1976年出土于陜西臨潼縣零口鎮,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天亡
天亡簋于西周初期著名青銅器,又稱“大豐簋”或“朕簋”。清道光年間出土于陜西郿縣,是研究西周早期歷史的重要文物,同時是西周銅器斷代的標準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宜侯夨簋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宜侯夨簋于1954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港鎮煙燉山出土,經修復成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匽侯盂
匽侯盂于1955年出土于遼寧喀左,是匽侯制作的用來盛飯食的青銅盂,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 盠青銅方彝
盠青銅方彝于1955年出土于陜西郿縣李村,為西周時期的盛酒器,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
琱生簋
【名稱】:西周琱生簋 【類別】:金屬器具 【年代】:西周時期
【文物原屬】:民間舊藏 【文物現狀】:留存至今 【簡介】: 高22.2厘米,口徑21.9厘米,足徑18厘米
這是貴族琱生為其祖先制作的宗廟祭祀時使用的青銅器。
器內鑄有104字銘文,記述琱生在一次關于田地的獄訟中,得到本宗族宗主的庇護,達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

春秋曾中斿父方壺
曾中斿父方壺于1966年出土于湖北省京山縣蘇家垅,為春秋早期的文物,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