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此刻牽動著世界人民的目光。這個貧困落后卻豐富多彩的南亞內陸國,目前正經歷著地震災害的痛苦。
穿過喜馬拉雅山脈與珠穆朗瑪峰擦肩而過后,綠色的加德滿都河谷晃動著一座外延不斷擴大的城市:加德滿都

友善溫和的尼泊爾各族人民,對待所有客人一律熱情持歡迎態度,不管你是哪國人都沒有敵意與冷漠。

哪怕是軍人或警察,老百姓都不用害怕他們。他們的手中的武器不敢也無權對準老百姓。

費瓦湖畔的尼泊爾第二大城市博卡拉,是尼泊爾最著名的旅游勝地,當然,也是這次特大地震的震中。

被皚皚白雪覆蓋的魚尾峰,在藍天映襯下永遠是一幅圣潔的畫面,透過鮮花與綠葉可靜靜地凝望。

當無法戰勝外界的壓力時,無助的人類只能祈求外界超自然的拯救,宗教或許可以起到了安慰心靈的作用。
每座廟宇前都有繁榮的宗教經濟。那些造型精巧、色澤艷麗的貢品遠比雍和宮前單一的供香豐富。

街上傳統的尼泊爾服飾與酒店里西餐廳服務生共存于這個國家,“敏感”的藏族難民也大量客居于這個鄰國

尼泊爾雖然貧困,但對教育的投入比較大方,這從得體、講究的校服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交通方面一直跟中國差不多,車輛混亂、交通事故頻發、出警速度過慢以及飛機晚點等。
傳統的婚禮也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暢通無阻的機動車從先進的東亞,一直駛入喜馬拉雅山中僻靜的山溝。

印度教占統治地位的尼泊爾,建有許多印度教建筑,并且保持著印度教的所有儀式,比如葬禮。

由于這個落后的王國也早實現了民主制,因此,街頭游戲抗議或罷工等這些基本人權,也得到了真正保障。




巴德崗、帕坦等游人如織、被中國游客所悉的尼泊爾古城,以后再來就不會看到這樣的原貌了。

2011年第二次去尼泊爾時,結識了河南籍廚師黃二東,現擁有兩個孩子并且安家立業的他們,此刻怎樣了呢?

古老的尼泊爾王國(現已成為聯邦民主共和國),如同這張布滿滄桑的老人臉孔,見證太多命運多舛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