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臨戰前夕 戰前誓師大會
1979年2月14日,上級的戰斗命令已經下達,但作為士兵我們并不知情。2月15日,我一線部隊臨戰訓練照常進行。盡管近段時間軍師首長下連、營作了戰斗動員,2月7日全師誓師動員大會也已開過,包括干糧、彈藥配備等各種戰斗準備都已完成。但我們這些基層官兵并不知道戰斗具體要在那一天打響。 作者陳躍軍昔照
這天傍晚,連部緊急召開了支委會,會議進行了很久,從下午直開到連隊吃完了晚飯,天斷黑后才散會。會后,連長丁發順、指導員石西林及排長潘聲婉一齊找到我,與我進行了一次較為嚴肅的談話。談話大意是:再次明確我擔任第一班長,必須承擔指揮全班戰斗的責任,原班長和副班長聽從我指揮;要求我對班里思想顧慮較重或有些怯戰情緒的戰士,分配黨員和骨干在戰時實行兩個幫(盯)一個,做到隨時跟蹤和監督,防止出現自傷、自殘、臨陣脫逃和投敵叛變等事件,要確保班里戰時不出任何問題。受命后我匆忙召開班務會進行部署,明確戰斗分工和各自責任,強調戰場紀律和要求。剛安排完畢,會議還在進行中,忽然就聽到了急促的緊急集合號令。 行囊和武器是早就準備好的,整好隊我們就在暗夜中向中越邊境開拔了。公路上,部隊匯集越來越多,沿途堆滿了一人來高的彈藥,一路上有人打著微弱的手電筒為我們引路,往來的車輛都把背包掛在駕駛室兩側玻璃窗上,關著燈緩慢的前進。偶爾,路旁山邊隱隱約約能看到一排排大炮偉岸的身影。耳邊只能聽到蟬鳴蟲噪和隊伍行進的腳步聲,益發顯得戰前的肅穆和凝重。 我123師在廣西靖西舊州召開的誓師動員大會
當時我們班也是13個人,我是第一班長,該班原班長王春華,湖南人,現為第二班長。副班長孫瑞林是河北人。10名戰士都是兩湖兩廣人 。其中,有一名廣東汕頭籍新戰士,叫劉存民,他個頭小,年紀輕,又比較文弱,入伍前,高考僅差幾分落榜,家里人本想送他來當兵奔個前程,誰知剛到部隊就趕上要打大仗,因為沒有心里準備,覺得非常恐懼,就采取各種辦法鬧著要回家,不同意就絕食。我到該部時,營、團領導都上門做了思想工作,效果不是很明顯。我聽了連領導對他的情況介紹,多次找他促漆談心,針對他的問題癥結,以老兵和兄長的口吻對他說: “ 既然來了部隊,臨陣脫逃是沒有好結果的,要參戰的人員千千萬萬,不止你一個,大家都一樣,年紀輕輕誰不怕死?現在已經沒有了退路,就只有抓緊時間學好軍事技術、戰術,打起仗來才能有效保護自己。再說戰斗一但打響,我和班里其他老戰士都會照顧你的,我們死了也會保護你的,你要相信我們。”基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慢慢對我有了信任,漸漸放開了思想顧慮,恢復了活潑、可愛的本來面貌。但在第一仗時負傷掉隊,沒能沖上303高地,從此就不知道他的消息。 師特務連出征前化妝越軍拍照留念
還有一個山東籍戰士叫李克金,可能是冒名頂替當的兵,智商有缺陷,身體較肥胖,行動笨拙,接受能力特差,軍事技術沒一樣能合格。在后來戰斗中,因戰斗打到激烈時過度緊張,引發精神病 。也是因為這倆名戰士在全團都有名氣,八班才成了問題班,我因此才被連首長指派到該班當第一班長。 半夜時分,我們到了離邊境不遠處的一個已經不記得名稱的壯族小村。打前站的同志已經為我們聯系好了老百姓的房子,各班長到連部接受了分配,就各自領著自己的戰士到住地,安排好崗哨,抓緊時間休息了,一夜無話。 我軍某連出征前合影留念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早早起床了,畢竟大戰在即,既興奮又緊張,誰還能睡得著安穩覺啊?我來到樓外的走廊,看到晨熙中這個壯族小村比后來在其他邊境村莊和越南看到的吊腳樓有些不同,雖然也是木板樓,但介于內陸民房與吊腳樓之間,一樓底下并不象吊腳樓一樣是豬圈、牛圈、雞圈、鴨圈或羊圈,廁所和牲畜棚在村旁另辟它屋,顯然衛生條件要好一些。這一天,亦不需再臨陣磨刀了,緊鄰前線也不敢鬧過大的動靜,所以,以休息為主,其次是補充彈藥和保養、整理裝備,我們把每個彈藥箱里的彈鏈壓滿子彈,把槍擦拭了又擦拭,裝備檢查了又檢查,盡量把準備工作做得細致一些,大家知道稍有疏忽隨后的戰場上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向前線開拔中的我軍指戰員
當夜幕再次降臨,上級下達了特殊戰斗口令“保衛和平”,接著我們受命再次整裝出發了。 二月的桂南,山間的夜晚還有一些涼意,每個人都能嗅出空氣里散發出來的大戰之前的凝重氣氛。從這里出發再走短短幾公里,或再過短短幾個小時,我們就將親歷一場大戰。每個人不約而同的沉默著,靜靜地向前走去,誰也不知道將要來臨的戰爭是怎么回事,誰也不清楚從此往后自己有什么樣的結局,大家靜默著,任身邊人來車往,任兩側大炮、坦克穿行,似乎都視而未見,讓人感覺到是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將士臨陣情悲壯的意境。走過一段時間,大約快接近龍邦的時候,時間還在上半夜時分,有人指引我們離開公路插向東側山間小道。因為越來越接近邊境線,再沒有燈光指引,隊伍只能摸黑一個人挨一個人前進,千軍萬馬沒有一點聲息,依然只能聽到自己附近腳底走路的沙沙聲。 向敵縱深穿插的我軍指戰員
走到半途,前面說到的新戰士李克金被腳底什么東西拌了一下,當即摔了個仰面朝天,沉重的彈藥箱壓在胸前,一支備用槍管也險些摔到了山崖下,他張開四肢象一只被人翻轉的大海龜,撲動著手腳,掙扎中將自己的軍帽也掉到黑咕隆洞懸崖下。我們幾個班長七手八腳把他拉起,副班長接過他的彈藥箱,我也把他攜帶的備用槍管拿到自己肩上,領著他繼續前行。 因為中間這個插曲,我班已經與前頭部隊拉開了一段距離。因為耽心脫離前頭隊伍,找不到預定的沖擊出發目標,我們只得加速追趕前面的部隊。好在不久就趕上了先頭部隊,我這才松了一口氣,隊伍到了一個邊境小村叫必,行進速度也開始放慢了。 插向敵人心臟的我軍指戰員
下半夜一兩點時分,隊伍開始向東南方向緩慢行進,走走停停,近乎蠕動,常常走幾步就停半響,我是個性急的人,等久了不免有些焦躁,反復多次后,知道著急也沒用,不如趁此機會養足精神。我就對班里的戰士們說:“你們睡不睡?睡不著就給我放哨,我可要睡一會兒,有行動就叫醒我啊!”這時我就不客氣的鉆到路旁荊棘叢中倒頭便睡。一來我年輕時本來就貪睡;二來部隊生活一慣緊張,加上長期超強體力的訓練,確實辛苦勞累,平日里每每聽到起床號聲實在不愿意睜眼,何況每晚還要站崗放哨,讓我覺得好象從來就沒睡足過。三來雖說是初次參戰,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但危險真的臨頭也就淡定了,大不了一死,蓄養好體力說不定緊要關頭還能有精神對付。放下思想包袱也就睡得著覺了,而且能睡的很香。班里的戰士們都很佩服我,大戰在即,居然能倒頭就睡,全然沒有絲毫顧慮,私下可能還有人甚至懷疑我腦袋有些不正常。就這樣走走停停,我則忙里偷閑養精神,到下半夜四點鐘左右,我們終于到達了作為沖擊出發陣地的拇指山一個山頂背面,隱蔽待命。
我邊境小村 叫 必軍民警惕的守護著邊境線 這時,我們眼前黑壓壓一片群山就是敵方的陣地,感覺戰斗的氣氛忽然濃烈了起來。其實,我團攻占八達嶺、八姑嶺的戰斗在我們向邊境開進的同時已經開始了。我所在的二營是這次戰斗的主攻營,任務是在炮火和友鄰營的配合下,首先奪取八姑嶺,而后向茶靈方向進攻發展。營里部署是六連為主攻連,目標是奪取14、16號高地;四連是助攻連,攻擊目標是303和13號高地;五連任務是負責為營主力拔哨所、開辟通路,爾后卡住41號高地和815、15號高地之間的通路,阻敵增援,保證營主力左翼安全。我團三營為助攻營,以主力從排干和金雞炮臺之間突破,負責殲滅八達嶺之敵,并協助主攻營奪取八姑嶺高地,保證團的右翼安全。一營為預備隊,負責隨時接應或支援主力部隊,以便向縱深發展。
16日23時30分,我營按5連、6連、營指揮所、4連、炮連的順序開始秘密接敵。此時,5連1排已秘密拔掉了弄梅敵哨所,并于5時40分之前占領了15號高地北側凹部。2、3排相繼在弄梅北側山埡口占領了有利地形。6連1排(欠3班)在排長劉傳民帶領下,于零時前拔掉了敵拇指山哨卡,凌晨5時占領拇指山,原計劃轉為預備隊,但主攻3排和助攻2排都沒能及時到位。連長歐陽小雄只得命令1排長帶領身邊的兩個班轉為主攻,向14號高地發起攻擊。4連于6時38分占領了303高地東側凹部,做好了沖擊準備。
戰前師首長和靖西舊州駐地老百姓共度新年 我們跟隨營指揮所,不時聽到前面偵察分隊和尖兵分隊通過電臺向指揮所報告情況,有的已與敵人接上了火,有的摸掉了敵人的崗哨,有的與敵人發生了遭遇,有的遇到了意外情況,請示如何處置。總之劍以在弦,一觸即發,指揮所已提前進入了忙碌的戰時狀態,電話機里傳達命令、聽取前方報告之聲此起彼伏,營部領導和其他人員緊張的忙碌了起來。5點40分左右,可能某支尖兵分隊驚動了敵人,敵人的武器開始向我方陣地射擊,沒有確定的目標,夜空中敵人的槍彈帶著火光向我軍集結地四處飛舞,我們隱蔽在山頂背部,以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等待著沖擊的命令。 |
|
來自: 昵稱44963166 > 《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