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讀圣教序,到了這個“弘”字,而關于這個字的結字和章法安排,著實高妙,結字上體現出了王羲之的匠心,章法上,體現出懷仁和尚對書法審美的品味。特列清單如下: 1.“弘”字本意就是強勁的意思,左邊代表弓,右邊代表強健,所以組合在一起自然是強健、有力、射程遠的意思了。 2.“弓”部的結字是一個難點,仔細觀察這個“弘”字,通過收放關系可以大致看出原理,即上松中緊下次之的收放程度,中間一定要緊一些。 3.這種結字方式是“弓”字比較勁道的寫法,李邕此字更加的夸張。 4.“弓”的結字不僅有上述松緊安排,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讓下面更松,也可以均勻漸變,但無論如何,“弓”字中部始終是相對緊收的。 5.“弓”部和“口”部,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讓整個字撐起來,顯得飽滿,否則,距離過緊會局促,有將倒之勢;距離過遠,則有左右散開之勢。但終究是幾厘米,不能量, 不能說,要在心里找到合適的感覺。 6.此處的局部章法,對“弘”字的安排尤妙,妙在恰到好處,妙到不知不覺。其合理之處在于見勢而收。 7.“弘”字前一行的相同水平位置上,“太宗文”幾個字非常強勢的展開,而此處“弘”字若繼續呈“放”勢,則有左右沖突之弊,因此以收勢對應放勢,著實體現出左右呼應的章法運用。 8.“福寺”二字的左右開張則與“皇帝”二字的左右收斂相呼應,因此整個這一塊都非常和諧,越是和諧,越難讓人發現玄機。 9.不要以為,只有寫細線條、枯筆才可以造虛,其實收縮字形也是一個種很好的方式,因為字形收縮后,外部留白會驟然增加。 10.用筆參考如下: 沈尹默 臨 翁志飛 臨 劉京文 臨 附:書體流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