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說傳銷,普及了很多傳銷知識。我也說個傳銷吧,聽起來倒沒那么嚇人,甚至有些搞笑。前兩年我做媒體,接觸過一種傳銷,叫 MMM 平臺。這款傳銷的形式很簡單,交錢買 MMM 幣,15天后返現,每天有1% 收益率。作為傳銷,當然要發展下線,拉人越多,層級越高,收益就越多。這些都是典型的傳銷手法。一般傳銷都會盡力包裝自家產品,使它看起來更可信。3M 平臺做什么,它的來歷背景,卻沒人能說得清楚。打開網站,創始人是外國人,理想是推翻“不公正的全球金融體系”。好吧,聽起來莫名其妙,實際上也沒人關心。3M 不賣具體產品,沒什么欺詐和蠱惑,更沒有綁票拘禁。這款傳銷的表現特別粗暴:我們是龐氏騙局,我們要來圈錢,來早了有錢賺,來晚了趕不上。今天這個時代,有起碼的社會閱歷,資訊不那么封閉的人都不難判斷,這 3M 是個什么鬼東西。玩這個游戲的,都是些什么人,也不難想象。他們其實知道:這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據說每個3M 項目維持的時間,通常是幾個月,很少超過一年。一有風吹草動,新鮮血液停阻,上頭有人跑路,項目就崩盤。至于何時崩盤,完全看運氣。崩盤之后,接盤俠通常是下一次3M 傳銷的發起者。他們重啟項目,再玩一次。3M 項目榮枯不斷,卻從未絕種,像一年生草本植物那樣。說這一種傳銷危害有多大,我感覺不出來,只是覺得好笑。被 3M 卷得傾家蕩產的人,我也很難同情得起來。一款承諾年收益率達300% ,甚至上千個點收益率,想想什么貨色,就知道了。這些人擺明就是想卷走和他們同樣貪欲熾熱者的錢財。他們損失,只能說咎由自取。這更像某一類人的互害游戲。當今資訊發達,知識普及,大量傳銷和龐氏騙局并不難分辨。所謂洗腦課程,只是在篩選人群。除非像麥道夫那樣,把龐氏騙局玩得爐火純青 |
|
來自: jimmyliusss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