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是享譽世界的美籍華人建筑師,他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漢考克大廈等建筑的經典形象,早已被人們熟知。貝聿銘于1983年獲得建筑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建筑獎,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裔人士。貝聿銘設計的中國建筑,完美地將中國建筑傳統與現代主義風格相結合。 北京香山飯店,座落于北京香山公園內,飯店主體建筑和園林均由貝聿銘設計,于1982年建成。飯店主體建筑,是一棟白色的現代主義樓房,并大量運用了中國傳統裝飾元素。香山飯店不僅是改革開放后,外國建筑師在中國的第一件作品,其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建筑風格,更是對中國大陸建筑界產生巨大影響。 香港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于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于1989年竣工,1990年5月正式啟用。中銀大廈外型為棱柱狀,通體采用玻璃幕墻。據介紹,大廈設計是仿照竹樹不斷向上生長,節節高升,象征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墻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圖片:WiNG) 香港中銀大廈以其獨特外觀,使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不少香港發行郵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發行。(圖片:WiNG) 中國銀行總部大樓,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1號,大樓的外立面采用羅馬凝灰石,顯示著銀行的穩固性與安定性。大樓主入口位于西單大街與長安街的交角,它的頂部為一能俯瞰周邊景色、個帶有山峰狀玻璃采光天棚的接待大廳。 位于西單大街與長安街交匯處的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據貝氏建筑介紹,大使館建筑整體使用溫暖細致米色法國石灰石,與華盛頓地區眾多的石灰石傳統聯邦建筑十分協調。建筑設計和規劃,遵循了以時代觀闡釋中國傳統建筑的規劃原則。入口大堂的正南居中,室內外空間的次序條理以及庭園的巧妙運用從整體上達到了建筑與園林之間的和諧。 蘇州博物館位于蘇州古城的東北隅,與世界文化遺產明拙政園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天國忠王府毗鄰。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以粉墻黛瓦的蘇州傳統建筑和精美的蘇州園林為設計元素,通過現代設計手法對傳統進行詮釋。建筑用材簡潔,以灰白為主。 蘇州博物館屋頂采用新穎的花崗石格紋,既有現代建筑的平整和立體感,又與傳統瓦頂協調,充分體現了“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 澳門科學館于2009年12月,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竣工開幕,是一座具有最新先進國際水準的教育文化設施。建筑主體包括一個菱形體、一個半球形體與一個傾斜的圓錐體,此設計清楚地演繹了空間實用功能,利用了臨水環境而成為澳門持久地標。 澳門科學館(圖源:貝氏建筑事務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