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天”,在民間,老百姓通常敬畏而又親切的稱之為“老天爺”。 那么天到底是什么呢?傳統文化中的天,并非單純的與地相對的宇宙空間。 實際上傳統文化中將人之外的一切皆歸之為天。人智、人工、人力所為之外,均稱之為天然、天工、天成?,F代人叫自然。 天的威力無窮,天的造化神妙莫測,非任何人力所及,也非任何人力能加以抗拒,所以天是值得敬畏和崇拜的。 道家講“三尺頭上有神靈”;佛家講有天人、天國世界。 宙法則和規律就是“天道”?!疤觳蛔儯酪嗖蛔儭薄L斓朗遣豢蛇`抗的,“順天則昌,逆天則亡”。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行事處事,應察天意,循天道,應天時?!疤鞎r、地利、人和”,則事方可成。因此,人行事應“盡人事,聽天命”。 但從來“天意高難問”,天機不可輕泄?!叭嗽谧?,天在看?!薄叭碎g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人的一切,豈能瞞昧于天?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天理均衡著一切。違背天理者必遭懲罰,這就是所謂的“天譴”。人之微力豈能抗衡于天? 天是人需要敬畏的,是人需要順服的。人不自量力、不自量智地非要與之對抗斗爭,那么悲慘的命運必會降臨其身之上。幾千年的人類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未來的人類歷史也必將繼續。 《荀子·天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認為自然界的活動、變化有其客觀規律。 孔子更強調“獲罪于天不可禱也”,天的規律不可違逆,人若不敬畏自然,不尊重自然,甚至破壞自然規律,就會得罪自然,最終受自然的懲罰,到時祈禱也枉然。 “民意”和“法規”。自有人,就有了人類社會,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誰勤勞,誰偷懶,誰善誰惡,于是口碑、民意應運而生。 其實,“人在做天在看”中的“天”,就是自然之“天道”、社會之“民意”和“法治”。這個“天”即是超乎個體的“權威”,“主宰”,“制約”力量。別忘記,“人在做”,自然的“天道”和社會的“民意”“法規”都在看。 據考證,“人在做,天在看”,就是一民間俗語。 那么,歸根結底,通俗的講,就是三重天: 一重天是道德之天,有話叫天地良心,還有說法叫天良。 二重天是法律之天,日月經天,誰能經天?經天的是法律。 三重天是百姓之天,百姓是天,百姓是地。 俗話“人在做,天在看”,一方面,是在警告壞人,不要橫行無忌,作惡多端,總有一天會“惡有惡報”,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方面,是在鼓勵好人,做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善有善報”也是早晚的事。其實闡明的是一個因果報應的問題,告誡人們做事情要無愧于天地,無愧于良心。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神靈無時無地不在,你若做了什么虧心事,你或許可以騙得了人,但你騙不了神靈,而且或遲或早會遭到一定的報應。 這也正如佛教所說的三世因果,即現世的苦樂乃前世善惡的業報,而現世的善惡業又影響到來世的苦樂之果。所以人們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善惡皆報?!比嗽谧鎏煸诳?,冥冥中自有因果在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