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長陷入了空前的教育慌。 為了不讓孩子吃自己吃過的苦,不讓孩子受自己受過的罪,抱著“窮什么也不能窮教育”的心態,在所謂的“教育”上大把投資,并形成了一種熱潮,仿佛不給孩子報名個這個,報名個那個,都覺得自己對不起孩子。 這是一代家長的迷茫,家長想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前提是家長得自己先懂教育,才能給孩子帶來真正好的教育。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不知所措,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那面對此等現狀,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①隨大流,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補習班,各種藝術班,演講,口才,通通不能落下? ②做一股清流,秉持“給孩子健康身體陽光心態比什么都重要”的心態,孩子的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是,兩者皆不是,而是取其中。 因為一味的隨大流,漫無目的地給孩子灌輸不行,而真的放下這些東西,孩子的確又慢別人了一步。 所以需要平衡。 我們需要這樣考慮問題: ①關于興趣愛好 在別人拼命給孩子加滿負荷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問問孩子,未來的理想是什么,未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幫助孩子探索并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目標,給孩子條件去學習、接受專業訓練。 不宜多,真正熱愛的一兩個能堅持下去就足夠。 ②關于課程學習 在幫孩子找到了未來的目標的前提下,孩子就有了動力去學習。 這種情況下,以完成學業為目標,不倡導補課,也不放松學習,讓孩子積極主動地輕松學習,適當地接受好的方法訓練也無可厚非。 這樣一來,目標找到了,心態擺正了,為了自己日后的理想和目標,努力學習,加之輕松的心態,同時培養幾個真正熱愛的興趣愛好(不是為了給自己加分或者什么,而是真正感興趣的)。 看似放松了許多,其實恰恰卸下了很多包袱,讓孩子更高效。 談到這里,題主的“量力而為,還是給孩子最好的“就不是一個問題了。 在精神上,家長首先要盡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有理想,有目標,有動力地去學習,考試,培養真正的興趣。 在物質上,自然也沒有那么大的壓力了。 這樣孩子輕松了,家長也不累了。 就不存在什么“量力而為”了。 最后,往往隨大流都不是什么最好的方式,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力和主見,看得長遠,才能做出真正好的選擇。 這也就需要家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了,關于教育方面。 所以,您的問題,一方面是外界的壓力和您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對立造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您對教育理念思考和學習不足,沒有信心和底氣,所以產生迷茫。 所以,先從自身學習做起,理解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好的方法。 一切會越來越好。 謝謝邀請。 |
|
來自: 漫步之心情 > 《B育兒、哺乳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