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https://www./education/threads/10000/10882 今天有幸邀請到一位媽媽,她家里兩個孩子在上海兩所不同英式國際幼兒園,孩子的父親是美籍,她現在大女兒在老牌英式學校 - 德威國際學校,小兒子在“上海最貴國際學?!?- 惠靈頓國際學校。 今天有錢兔小編來和她聊一聊,為什么他們家會選擇德威,惠靈頓這兩所價格不菲的國際學校? 在開始之前,小編對兩所英式學校簡單介紹下。 德威1619年創辦于倫敦的德威,是英國富有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深耕中國12年后,今年8月,德威在上海開啟了第二個校區此前王菲竇唯之女竇靖童就讀于此,學校采用英國傳統教育,可以看做是紳士,名媛的“大本營”。學校招生名額相當有限,時常有數百個預訂學生在等待排隊入學,為了讓童童入讀,王菲當時還托朋友“插隊?!“除此之外,看了”爸爸回來了“的小伙伴們,是不是都被節目里的威廉弟弟(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執行總裁王中磊的兒子)嚇到了吧這個8歲的小帥哥在節目中,跟外國友人流利對話20分鐘,順利幫助老外解決了買鳥問題,還用英文做數學作業......而威廉弟弟就讀的也是德威。 惠靈頓:這所學校以英國本部惠靈頓公學為模板,特別強調對學生八大智能的培養,分別是語言和邏輯,自我認知和人際,文化和體育,道德和精神這所2014年年年開學的學校由陸家嘴集團邀請入駐,學費每年20萬-25萬元,這筆費用,還不包括學生另外繳納的學校午餐,校服,校車接送等費用。有關人士計算,如果一名學生在上?;蒽`頓國際學校讀完從幼兒園至高中所有課程,加上其他相關費用,總計接近300萬元。學校的一大特色是其課程豐富。除了科學課程及中英兩門必修課,學校還開設了不少運動,藝術等充滿貴族氣質的課程。 【對話媽媽】 小編:您好,媽媽,想問下您為什么會選國際學校?媽媽:首先,我們家已經決定未來送小孩去國外讀書,加之爸爸是外籍,所以對我們來說,選擇相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小了很多,只要在國際學校中挑選適合我們的就可以了。而我們選擇英式學校,是因為相對于美式,英式學校更注重精神氣質培養。 小編:那您了解下來國際學校之間差異大不為什么最終選擇這兩家?媽媽:從整體環境和硬件配備來看,市中心的國際學校都比較小;郊區的會大很多其他方面差不多價格方面,像德威,惠靈頓,可能就比同類型學校每個月貴3000 - 5000,我相信如果已經決定了上這個價位的學校,更多會在意這個價位哪個更好更適合我。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實地去看下,另外像是一些新的國際學校,建議大家可以多考察考察等待下,因為其師資等可能不是特別穩定。我們是綜合了學校遠近,學校硬件,名氣等選擇下來的,雖然閔行有幾所學校也不錯,但離我們家太遠了,不想小孩子每天太辛苦,來回花上幾個小時。 媽媽:像我兒子在預幼兒園(對應托班),4個老師,18個孩子,到了大班可能會少一些,但基本上1個老師看4-5個孩子,比較充裕外籍中文籍老師都有,但都是純英文語言環境。 媽媽:這個和學校理念和重視程度有關像德威一星期一節中文課,惠靈頓中外合資背景,更重視中文一些,每天1個小時中文課,上一本戶籍教材,一般幼兒園上兩本有很多可供選擇興趣班,任意選擇時間是:。周一到周五,3點放學后時常大概一個小時,像我給我兒子報了足球班2600元/學期,算下來200元不到一節課。其實和外面差不多不過每個學校根據自己的特色,有些硬性規定,比如每個德威的學生11歲之前必須要選學一種樂器。 媽媽:惠靈頓因為新入駐上海2年,生源需求大,所以招生標準相對寬,當前只要孩子是外國籍即可德威這邊嚴格很多,父母雙方一定要有一方外籍,且有入學招生排位,像白種人會優先于港澳臺。 學校會面試家長和孩子,但主要是溝通交流為主。另外雖然沒有明確說,但是我感覺因為學?;顒佣?,學校最好家里有一人全職。 媽媽:不會啊,可能體制內孩子比拼的是學會了多少個單詞,比拼的是分數但是在這邊比拼的就是多才多藝比如,我會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媽媽曬:我兒子學會了XXX ;最近國學課上的怎么怎么餓樣。我女兒琵琶怎么怎么樣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你孩子什么技能都沒,其實也是著急的當然具體還是要看媽媽的心態有些媽媽周一到周五每天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像我給我兒子就報了一個。 媽媽:都是英式教育,在玩中學習,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禮儀,社交能力舉兩個例子,大家就能感受到了之前學校組織野餐,都是3歲左右的孩子,大家帶了很多零食,像薯片,糖果這些,因為很多小朋友在家里都不允許吃零食。老師在野餐開始前,就說,今天大家可以敞開吃,但是呢,吃多少拿多少。于是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乖乖的拿小盤子就只拿自己吃的,吃完了再按次序拿,對于這樣大小的小孩子,很難得。另外就是像我女兒在德威,他們的布局大概是四個角是教室,中間是公共區域,然后我女兒看到斜對面在上畫畫課,她在上體育課,她特別想畫畫,就可以去主動參加畫畫課。而且他們的班級定期會打亂,甚至故意把玩的比較好的小朋友拆開到不同班級,無疑能培養孩子適應新小伙伴的能力。 媽媽:并不會哦,他們更多希望孩子有自理自立能力所以,有些小孩如果在飯點不吃飯,老師不會來喂一口另外,學校需要每個學生帶雨衣雨鞋,在下雨天也會讓。他們穿好出去感受大自然,感受不同氣候的差異。不會說為了保護小孩不被雨淋,而不出去。所以即使家里有6個保姆的小朋友在這樣的環境下,1-2個月也能適應,變得獨立起來。 媽媽:基本沒有,雖然大家進國際學校,家里條件普遍都不錯,但都還蠻低調,很注重隱私,不會去談論這些而且,其實,很多學校為什么會形成攀比風氣,和家長也很有關系。比如有些學校家長以暴發戶居多,那不免很多孩子也耳濡目染有這樣的習慣。 媽媽:老師因材施教,對孩子有耐心像我女兒一開始進入德威,融入沒有那么快,而且周圍小朋友都是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她英語沒那么好所以第一次英文測試,就有點排斥。 ,一句話都沒和老師說,這就意味著零分。老師很積極的和我們家長溝通,了解到情況以后,用她喜歡的方式和她交流,一直鼓勵她.1周后,我女兒就適應過來了。而在班級人數比較多的幼兒園或一般幼兒園,可能老師就沒這么多精力去對待“差生”。 媽媽:老師是不允許加家長微信的,每周會有周報發到家長郵箱,溝通可以發郵件,也可以通過家長代表(每個班會有家長代表,來建微信群,如果有建議或者活動,一般都是家長代表來通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杜絕了收紅包這樣的事。 媽媽:多,像是圣誕集市,國際美食節,夏令營等等說起這個,突然想到,班級里報名潛水興趣班的小朋友,學校就組織一周一起去菲律賓考潛水證。 媽媽:每個家長只有帶了印有自己照片的專用卡經過驗證后,才能進入學校。 媽媽:也沒什么,在我看來,選學校就是選環境就像一個小社會,家長替孩子選擇適合他的學校還是挺有必要的希望家長能綜合多方面因素選擇吧,另外除了實地探訪,最好能多問問身邊的人,還有可以上有錢兔社區看看其它家長對于學校的點評以及一些精華信息。這兩年國際學校興起比較快,家長決定好以后送小孩出去,就不要太搖擺了,因為如果讀了國際學校,再想走回國內體制內高考幾乎不可能。所以第一次選擇請慎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