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五行擇日學 正五行擇日學的選課原則有三;補龍、扶山、相主。干百年來擇日界一直敬信格守,這三個原則似乎是不可更移一字的。其實在實踐中,補龍不必過于拘執,因為龍有大小、巧拙、遠近、衰旺之分別,該不該“補”和如何“補”較為難定,若龍不能為地穴專一受用的話,去補公眾之龍沒有意義,還是先考慮補山更為重要。相主這一原則必須照顧到。江湖中有日師死守著一種“每一山六十年一個大吉課”的所謂秘發,空等半生以待其日而用,卻未見有多大的起色,是因為它沒有想到福主。日課是專為福主而設的,若與主人無涉,再好的吉課,亦是課自為課人自為人。 古書云:“造以生命為主,葬以亡命為主”,其實造葬全以生命為主,死者的精、氣、神、血、肉均己灰飛煙滅,留下的不過是一具全是碳素的骨骸而已,卻還要以其出生年為主去造課,實在是畫蛇添足。若死守亡命為主,有許多因年代久遠搞不清楚亡命是什么時,還敢不敢出課? 楊公造命法是正五行擇日范疇,但它守于注重日課干支格局,天元一氣、地元一氣、三明、三會、沖祿、堆祿……等等,幾乎是干支力量嚴重失衡偏枯的課格,不講究五行中和平衡。楊公云:“四中缺一卻無妨,若是平分便非法”,他希望通過堆集某種力量去激發大富貴,而且多見成效,然而它打破了五行平衡,此強則彼弱,堆四申則寅命傷,堆四庚則甲命不利。觀古書如《翰林集要》所載,古名師所用的大格局課,屢屢有“小口一傷”、“難免四傷”、“人口有傷”的字眼。在當今有許多人仿效大格局課,也制造了不少的兇災。筆者評過不少的大格局課,十有八九是兇的。庚辰年十一月下旬,某人持課來評癸山丁向,日課為庚辰、戊于、庚申、庚辰。課中天于三明金,地支三合水,可謂極盡補山之力。金寒水冷,汪洋一片泛濫成災,旺析而自傷,斷為損丁課。但此課又補名日館評為上極課,故用之。下磚十天內,其中幾出車禍,有差點損丁之驚險,故立即停工化解而應災不重。辛已年冬,鄰鎮馮日師亦出同一日課考我,是子山午向,癸卯主,因我已對此研究透徹,即直斷損丁。果然癸卯主命于辛巳年建好三層樓欲入屆時突然暴斃,年僅三十八歲。筆者也曾斷驗過一個天元一地支雙飛格的修方課,于癸宅于午丁方筑門樓,日課為“已卯、己巳、己卯、己巳。數月后即失竊、損畜、天折初生兒,來其兒駕車撞死人,破財十余萬。有易友郵來一課,一九八三年用事,甲山庚向,四癸亥天地同流格,一月內全族二七人作部死絕,兇應之酷烈,令人膽寒。不就不能不令人真反思了。 今之時師多僅造命之空架,不得其精髓。先賢除日課得大格局外,里面還暗藏著一盤七政天星,此即是“造為體,天星為用”,豈不聞《造命千金歌》云:“山家造命合局,更有金水來相逐,太陽照處自光輝,周天度數自伏,前后臨照膚山脈,不可坐下干支缺,更得玉兔照坐處能使生人沾福澤”。這就足以證明其課內有天星含金量的,但這種七政造命之法,時師有幾人習得?徒用大格局致災。所以:若無天星支撐,還是不要貪圖大格局之華麗里,而遷用五行中和平衡、能通關可調候,流通有情的日課,更能令人獲福。 先賢從五行間的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作用的關系中,悟出物極必反,中康為常的道理。故正五的擇日學理是力求平衡中和,不使陰陽五行偏盛而生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