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5月13日,石達開率領三萬大軍,進抵紫打地,準備渡過大渡河直取成都,但5月17日起,石多次組織渡河戰斗均遭失利,6月9日,清軍攻陷紫打地大營,石達開率殘部七、八千人向東突圍,后被誘降,余部被殺。大渡河首次聞名遐邇,也是因為石達開在這里的悲慘結局。 其實造成石達開最終走向敗亡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在生死關頭,他竟提出要“隱居山林”。此言一出,本來已經疲于長途征戰,對他仍抱有希望和戀戀不舍的官兵,得知主帥信心動搖,在為自己安排最壞的后路,眾人還有什么指望?無論出于什么動機說這樣的話,無疑是轟毀部屬精神支柱的烈性炸藥,是一種自殺行為。 于是,20萬大軍在彭大順和朱衣點等67個將軍帶領下,離他而去。這樣一來,即使沒有后來指揮上的失誤,也延續不了多久。過于看重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在你死我活的斗爭中又厭倦斗爭,導致了石達開提早犧牲和全軍覆滅。 陷于絕境中,他寫信給四川巡撫駱秉章,要求停戰,并親往清營企圖商談有關事宜。此前,他已讓妻妾5人、幼兒兩人自沉于河中。他準備如給駱秉章信中一再說的,以自己一命,求得殘部免受大屠殺。 然而,他的幻想破滅了。石達開被凌遲處死,舍命而不能全三軍。 志士枉流的熱血,是歷史最好的眼藥水。石達開跟隨洪秀全造反,而在不得已時,又不愿取而代之,一錯再錯,在大渡河得到一個不該有的結局,他沒能穿透時代的迷霧。 石達開留下的是一個又大又黑的感嘆號,更是一串令人尋味不盡的午夜鐘聲。 |
|